今天进入中伏:一年中“最热”的20天是宝贵的出汗季,阳虚体寒的人别错过

今天就进入中伏了,今年中伏的时间是: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所以,今年最热的20天要来了。为什么说中伏最热呢?

这是因为到了三伏,地表的湿度变大,白天吸收的热量会增加,晚上散发的热量会减少,而地表层积存的热量在中伏会达到最大值,这时候人们的感觉就是非常热。在中伏期间,天空变得晴朗少云,阳光直射大地,导致地面增温,天气就变得特别热。

阳气 养阳

正因为中伏的太阳特别厉害,所以这个时期也是补阳的最好时机。因为在炎热的天气下,人体的皮肤毛孔会舒张,气血旺盛流通顺畅,这也就是中医口中所说的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抓住此时补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在此提醒大家,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抓住这个时期来猛补阳气,这要看体质来决定,如果你是阳虚气虚的人,就最适合利用中伏来补阳气。

阳虚气虚有什么特征呢?

平常比较怕冷,冬天比别人要穿得多,夏天不敢吹电风扇和空调,一吃生冷寒凉性的东西就腹泻腹痛,经常感觉腰背部和膝盖处发冷,就算在夏季手脚都没有温暖的感觉。用中医一句话概括就是自身产热不足,热量不够,寒从内生的人就是阳虚气虚的人。

阳虚 畏寒怕冷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体质,那就别错过了这个补充阳气的机会。那么,该怎么来补呢?

中伏20天,天气热,出汗会增多,可以说是宝贵的出汗季,所以,想要养阳,该出汗时就出汗。

在炎热的季节自然出汗,适当出汗,能够帮助降低身体温度,排除体表和体内的寒湿之气,而且身体里面的代谢废物能够通过汗液排出,身体会更清爽,阳气也会得到补充。

中伏天如何补充阳气呢?

在文章《人体阳气的特点,夏季养心护阳应该怎么做》我们就提到了人体阳气的特点。

首先忌寒凉性的食物

虽然在炎热的天气喝一些冷饮,吃寒凉性食物能够解暑降温,但是这类食物最伤脾胃之气,时间久了还会损伤脾肾阳气。

冷饮 冰镇啤酒

其实,就算在天热的时候,也要吃温热的食物,尤其到了中伏,大家可以借助天地间阳气旺盛之时,适当吃些羊肉,以壮人体的阳气。

不管是什么体质的人,每天都要记得多喝温开水,因为人是生命之源,每天的饮水量要达到1500毫升以上。而脾胃最喜欢的水温就是与人体体温相近的温度。

第二就要少吹空调

虽然说最热的季节,少不了会吹空调,但阳虚气虚的人要少吹,更不能整天呆在空调房。因为在三伏天,太阳大但空气湿度也大,人体毛孔张开时湿寒之气就更容易入侵,人体湿气加重时阳气就会受到损伤。

吹空调、电风扇

所以,该出汗时就要出汗,只要不是热到出不了门的正中午,早、晚还是要走出房门,去室外走一走,让身体适当流点汗。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开空调,建议阳虚的人在开空调的同时,将窗户稍微打开一点,让室内保持通风更合适。

第三要适量运动

我们常说在最热的中伏,就算不动也会流汗,这是被动流汗,而在热的季节坚持适量运动,这是主动出汗。动则升阳,主动出汗能够排湿除寒,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利于身体阳气的补充。

不过,不建议汗流浃背,所以在中伏的运动时间尽量选在上午10点前,下午的4点之后进行,运动方式可以是散步、快走、练太极和慢跑等舒缓一些的。

第四可以适当晒晒太阳

阳虚的人想要补充阳气,天上的太阳是最好的阳气来源。在中伏,天上的“阳气”最旺盛,这个时候若能每天晒太阳20分钟,晒到微微出汗,就可以起到培补阳气,提高抗寒能力的作用。

养生方法 晒背 晒太阳

当然,中伏晒太阳补阳气,也不能在最热的时间段出门,要在上午9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进行,每次10分钟就可以。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2)
上一篇 2021年7月20日 下午3:36
下一篇 2021年7月21日 下午2:38

相关推荐

  • 中医总结“最养心夏季作息”,原来这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春养肝,夏护心,秋养肺,冬补肾,四季养脾胃”这句养生谚语应该是不少人都熟悉的。 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心脏最讨厌的4个饮食习惯 1、饮食无节 体重超标是心脏病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为了少吃些,你要避免食用大份食物,用水来代替含糖饮料。医生建议人们减少“空热量食物”的摄入。糖和油脂含量高,而基本维生素、矿物质…

    2020年6月14日 夏季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夏节气养生: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迎来了立夏节气。立夏节气是二十四节气当中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夏季已经到来。 在中医理论当中,夏季为心旺的时令,五行属火,阳气充沛。因此夏季养生需要格外注重对心脏的调养。大家也可以查看我们立夏的文章《立夏节气养生重在养心》。 初夏时候助养心阳,盛夏的时候要清泻心火。 在立夏前后,人体心火偏旺、心血亏虚、肾阴不足,都不似盛夏那么严重。此时…

    2020年5月6日 夏季养生
  • 三伏天之初伏穴位调理,3穴位助你化湿健脾补中益气

    今年7月16日入伏,此时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中医讲“湿气通于脾”,所以健脾祛湿是三伏养生的重点。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三个穴位,平时坚持按摩或艾灸,就能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1、丰隆穴 功效:丰隆穴属于胃经,又联络脾经,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的效果。 取穴: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

    2020年7月19日 养脾胃
  • 毒五月我们必须知道的禁忌

    马上端午节了,我今天开始休年假提前回家。在路上想到今天都是农历五月了,让我想起中医老师之前告诉我的“毒月”。所以回来之后就开始整理有关毒月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汉族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月份。期间夫妻不能同房,君子应节制嗜欲,饮食上来说食物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这个月应静养,与自然和谐平定心气。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

    2019年6月3日
  • 醋泡大蒜杀菌开胃,但有两类人群吃会适得其反

    我和老婆都喜欢吃大蒜,进入夏天后老婆买菜会偶尔买一点醋泡大蒜回来。端午节前妈妈来小住了一段时间,给我们泡了一罐醋泡大蒜,那味道……美滋滋!!! 虽然醋泡大蒜味道美极了(对于喜欢吃的人来说),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所以今天就说说哪些人群不适合吃醋泡大蒜。 你可能听说过:“有吃肉不吃蒜,营养少一半”。用醋泡大蒜,制作的开胃小菜,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而…

    2019年6月28日 夏季养生
  • 夏季养生——饮食篇

    昨天我们讲到 夏季养生要点养心护阳,夏季养生作息篇——顺应四时 。从作息时间上讲到夏季养生的要点。 今天我们就从饮食上来讲讲夏天养生要注意什么 饮食养生牢记“三宜三不宜” 宜多吃果蔬 夏季炎热,人体水分流失快,饮食必须注重补水,除了多喝水以外,要多吃水分充足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如西瓜、西兰花、菜花、包菜、黄瓜、西红柿等。尤其一些深色的果蔬,如胡萝卜、红黄番…

    2019年6月2日
  • 夏季正确的养生饮食方式

    1、少吃冰凉食物:夏季我们以为冰凉食物就可以降温,却忽略了体内温度更高(有时高达37度),突然喝下冰水往体内浇,五脏六腑可受不了。为什么反复提到冷饮,因为确实太重要了《夏天吃冰淇淋的小朋友让我想到脾胃的禁忌——脾胃忌生冷》 要消暑又镇定神经,不妨喝菊花茶、金银花茶、绿豆汤或含水量多的水果。不过,胃寒者少喝,可以多喝开水。体质属热而虚的人,不妨食用银耳、莲子或…

    2020年6月21日 夏季养生
  • 24节气养生——小满节气,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时间一晃就到了小满节气,刚好今天也是5.20。很是喜庆的日子。 小满 ,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二十四节气里,小暑之后是大暑,小雪之后是大雪,小寒之后是大寒,只有小满之后没有“大满”。可见,在中国人的心里,大满并不是人生最好的追求。 满招损,谦受益 太满,招致损失;不满,空留遗憾;小满,才是最好的状态。 小满,地下升起的阳气充满地面,是全年最“接地气”的时候。…

    2020年5月20日 夏季养生
  • 手心出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手心出汗如何调理呢?

    进入夏季,天气慢慢热起来。人的身体为了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出汗比如腋下出汗、额头出汗等,这属于正常情况。 但是当你手心出汗,拿出手机通过指纹识别想解锁手机,怎么都解不开,因为指纹区域已经被手上的汗水浸湿后反应不灵敏了。 当你好不容易擦干手上的汗解锁成功,看微信、刷抖音,回复、点赞,这时手机屏幕再次反应不够灵敏了。同样是手上的出汗,让每一次触摸手机屏幕反应都…

    2019年4月26日
  • 被称为“长生果”的它全身都是宝,怎样吃才更有营养

    几年前我第一次听说“长生果”这个词,没有解开谜底之前很多人问“长生果是什么?”,我也不喜欢卖关子,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花生。 为什么古人把花生称为长生果。因为他具有滋养补益、延年益寿等功效。花生还有“人参果”的美称。 对于有一定健康知识的养生达人来说,花生却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绿色健康食材。 花生通体都是宝,像花生仁里面不饱和脂肪酸,对患有心血管疾病…

    2019年5月14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