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现这个问题是心脏在报警!你的心脏比你想象得更脆弱

入伏后的天气,如同磨人的小妖精,让人“热血沸腾”、“汗流浃背”。

夏季 男人出汗

虽然说出汗是好事,能解暑降温促进代谢,但是,当汗出太多,我们的心就不那么舒坦了。

夏季,为何“伤心”

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很多人就会感觉浑身不适。

其实,这可能与我们的“心气虚”有关。

而所谓心气虚,就是指心脏之气的功能不足了,心脏搏动的力量受到影响而变弱,所以会心悸气短头晕,甚至出现一活动就心跳加剧,或是稍微一动就喘的现象

而中医认为“心藏神”,因此,心气虚时部分人还会有精神疲惫、浑浑噩噩、怎么休息都感觉很累的情况出现

其实,这都与夏季的气候特点有关。夏季天气炎热,人体为了散热,浑身毛细血管张开,血液流量大,此时心气就会稍显不足,则心血供应全身的能力下降。

加之夏季很容易会汗出过多,气随汗脱,所以也会加重气虚的症状。

心气不足,则心血难生,心气虚的问题若久久得不到缓解,很容易引起心脏健康问题,这也就是夏季心脏疾患高发的原因。我们在文章立夏节气养生重在养心提到养心的重要性。

夏季养心就是养命

睡好

睡觉 枕头高度适中

规律的生活起居有利于血压平稳,应做到按时起床、按时睡眠、定时进餐。

夏季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要养成睡子午觉的习惯。每天保证七八个小时睡眠时间。天下第一大补就是睡觉,别不信!我们来说说怎么睡才最补!我们在文章专门讲到睡眠的重要性。

动好

夏季人体活动较为活跃,动则升阳,适当运动能起到较好的健身效果,但不可过度,避免大量出汗而“伤心”。

晨练

很多老年人常年早起晨练,但据调查,70~80%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上午6~10时,因此,老人锻炼最好赶晚不赶早,尤其要避免不吃早饭就出门的情况出现。

暖好

夏天室外温度高,室内凉,反复由热到冷、由冷到热,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极其不利。

当温度过高时,会增加血流量,增加心脏负荷;而当温度过低时,会使血管相应收缩,血管的强力收缩会使冠脉内已形成的斑块被牵拉破裂,引起血栓脱落,易突发心梗。

因此,夏季乘凉时要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室内可用电风扇促进空气流动,空调多用除湿功能,降低湿度以缓解闷热感觉,不要过度贪凉。

吃好

心脑血管病患者夏季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

果蔬 水果 蔬菜

避免进食动物内脏、肥肉、蟹黄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红色食物,比如:西红柿、心里美萝卜等。同时也可以食用一些杏仁、桃仁、鸡心等食物,来达到以形补形的目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就一定要大吃特吃这些食物,在平衡饮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这类食物就可以了。

精神好

据调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诱因中,情绪激动所占比例为第一位。

情绪 大笑 开心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态一定要平和,静心才能养心。

药用好

在炎热的夏季,由于人体内的血管舒张、血流加快、阻力减少等原因,部分患者的血压会出现季节性的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有人会擅自停药或减药。

但实际上,因为夏季人们的睡眠质量下降,易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致使夜间血压升高,有可能导致出血性中风。

夏季时,高血压患者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万万不可擅自停药。

盛夏试试养心汤

藕粉桂花羹

藕粉清热凉血、健脾开胃,夏季饮用能安神助眠。

做法:锅内加一升水,烧开后转小火,倒入藕粉和一小把桂花,不停搅拌,等藕粉变透明后关火。

这时,再倒入醪糟,晾凉后食用,解暑安神又不伤胃。

西洋参煲水鸭汤

西洋参既能补气养阴,又能清热生津,实为清补之佳品。

做法:西洋参20克,水鸭肉250克,桂圆肉12克。将西洋、水鸭、桂圆肉同放进汤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用中火到慢火煲汤1小时即可。

莲子百合绿豆汤

莲子百合汤

绿豆清热解毒,消暑开胃,搭配莲子心熬煮,能清心养心。

做法:将绿豆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将泡好的绿豆加水用大火煮沸,直至煮到绿豆炸开后转小火,加水并加入莲子继续熬煮,小火煮约10分钟后加入冰糖和百合瓣调味即可。

参枣汤

材料:党参5克、茯苓15克、枣仁15克。

做法:三味药材水煎取汁,身体健康的人群可以适当放入一些白糖调味,但如果患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等需要控制能量的人群,则不用加入白糖。日常代茶饮就可以了。

注意:方中的党参连用3天即需停止

如果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人群觉得单纯饮用此茶饮味道不佳的话,可以稍微加入一些清热生津的绿茶或花茶,来调节口味。

特别提醒此药膳为补剂,对于有实邪的人群来说,并不合适

此外,大家可根据自身体质特点在医师指导下随症加减。

气阴不足者可将党参更换为西洋参;
虚不受补的人群,可将党参更换为太子参;
需安神时,可将茯苓换为茯神;
水湿之邪较盛,人体出现水肿的情况,则可以适当增加茯苓皮的使用。

注:上述保健方法不能代替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1)
上一篇 2021年7月14日 上午9:42
下一篇 2021年7月14日 下午12:08

相关推荐

  •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养生很重要

    立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因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养肝护肝和调节心情。 中医认为,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因此人们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良好的心态。 从节气上看,尽管立春是春天的开始,但还是非常寒冷。因此,应该结合地区和气候实际进行养生保健。 尽管已经立春,但天气依然是乍暖…

    2019年2月4日
  • 暑天无病三分虚,大暑前后上蒸下煮,养生小妙招教你补充人体津液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最近几天您是否感受到上蒸下煮的热度?日晒、暑热、水湿互结,将在大暑节气里达到一年中的高峰,在这样的桑拿天里,“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可不是开玩笑! “大者,乃炎热之极也”,人体腠理疏松,暑邪使人大汗,伤害人的津液,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 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较强的滋润和濡养作用,滋润皮肤、肌肉,濡养骨节…

    2020年7月25日
  • 过年,谁最忙最累最辛苦?

    过年,谁最忙?——嘴巴!过年,谁最累?——牙齿!过年,谁最辛苦?──胃!过年,谁最吃​力?──肠!过年聚餐,请呵护肠胃健康;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每天揉揉腹,安康到百年!得健祝您新年快乐!  

    2019年1月30日
  • 可以用茶水代替白开水吗?这样有什么危害?

    每天以茶代水,会有危害吗?喝茶对健康有好处,但这是否意味着就可以用茶代替水呢?真正合理的饮茶频率和浓度是多少呢? 其实喝茶也是有讲究的,我们之前的文章就有提到:喝茶的讲究——哪些人不建议喝茶,哪些茶不能喝,哪些体质适合喝什么茶? 喝茶好处多多,但前提是要喝对 茶作为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性饮品,确实优势明显,它无糖、无脂、低热量,与其他饮料相比,不用过于担心长胖的…

    2021年5月17日
  • 脾胃不好怎么调理?夏季养脾正当时

    为什么要养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健康,气血充足,我们的皮肤会比较光泽,看上去容光焕发,而如果脾胃失常,则会出现呕吐、腹泻、便秘、水肿,面色萎黄或淡白,消瘦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中医很重视脾胃的调养,固有“补肾不如补脾”之说。 为什么选择夏季养脾? 春属木(肝),夏属火(心),长夏属土(脾),秋属金(肺),冬属水(肾)。土生万物,流于四季,合为…

    2020年7月12日 养脾胃
  • 夏季出汗的好处多,但有气味的汗一定要注意!

    我个人喜欢夏天,因为夏天穿得少,天天洗澡,舒服!但是有些人讨厌夏天,因为觉得自己胖,夏天更显肉。有些人因为脸上爱出油。关于这点可以参看文章《到了夏天脸上出油怎么办?》 夏天容易出汗,特别是比较胖的人,一动就出汗,汗水黏黏的,让人很不舒服,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设法不出汗、少出汗,一直待在空调房里面。其实这些做法,完全违背人体的生理规律。而出汗才是伏天最好的保养品。…

    2020年5月6日
  • 夏季冠心病该如何养生?这些“养心”建议需注意

    为什么说夏天也要预防冠心病发作呢?这是由于当气温升高后,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了3到5倍,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这种环境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大大增加冠心病发作的风险。夏天预防冠心病发作,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关于在室外活动 在室外活动时,冠心病患…

    2021年7月16日
  • 清明时节春日渐深阳气盛,肝火最旺的日子,该如何养生呢

    清明节气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此时万物皆显、草木吐绿,就连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因此,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 清明时节食疗养生 清明时节,常吃二甜 1、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健脾益气,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有效预防胃炎 、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复发。烹饪时用…

    2020年4月4日 春季养生
  • 出伏后温差大,这34天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今日出伏(昨天是超长三伏天最后一天),漫长的三伏天,正式走到尽头了。难熬的炎炎夏日随着伏天一起结束。 出伏后,昼夜温差变大,一天中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今天就有明显的感觉,伏天晚上6、7点外面的温度都很高,今天吃完晚饭出来感觉很舒服。 出伏后这段时间,也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 从8月21日(出伏)开始到9月23日…

    2019年8月21日 养肺润肺
  • 毒五月我们必须知道的禁忌

    马上端午节了,我今天开始休年假提前回家。在路上想到今天都是农历五月了,让我想起中医老师之前告诉我的“毒月”。所以回来之后就开始整理有关毒月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汉族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月份。期间夫妻不能同房,君子应节制嗜欲,饮食上来说食物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这个月应静养,与自然和谐平定心气。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

    2019年6月3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