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经穴:肩髃穴

肩髃[yú]穴(髃骨、中骨井、扁骨、扁髃、尚骨、中肩、偏肩、肩尖):

1、肩髃:肩,穴所在部位也。髃[yú],骨之禺也。禺乃角落之意,髃所指为骨之边缘。该穴名意指在骨部的远端所形成的小范围水域。

本穴物质为臂臑穴传来的经气所化,臂臑穴上传本穴的物质为强盛的阳气,至本穴后因散热而冷凝沉降,所降之浊在地部形成小的水域,而本穴的地部水域相对肾所主的腰膝骨部来说它是处于较远的边缘之处,故名。髃骨、扁骨、扁髃之名与肩髃同,扁同偏。

2、中井骨:中,与外相对,指内部。井,地之孔隙。骨,肾主之水也。中井骨名意指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肾水相通。本穴物质为大肠经浊降地部之水,因本穴位处肩端两骨间,有地部孔隙与骨相通,故名中井骨。

3、尚骨:尚,超过、高尚之意。骨,肾主之水也。尚骨名意指本穴经水为高处的肾水。

4、中肩、偏肩、肩尖:中,指本穴位于大肠经经脉之中部。中肩、偏肩、肩尖皆为对穴所处的位置的指示,无它意。

5、手阳明跷脉之会。跷,跷健也。本穴物质既有大肠经由此上行头颈部的阳热之气又有地部之经水,表现出跷脉物质阴阳相济的特性,故为手阳明跷脉之会。(阳跷脉,即是保证人的阳气充盛使人活动跷健的血脉。古经书对阴阳跷脉的记述甚少,只有其循行线路和所主之病,阴跷脉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脉为病阴缓而阳急。以经书所记跷脉之病反推之,则跷脉在不病之时为阴与阳不急亦不缓,阴阳二物同时共存,而本穴气血即有此特性。在天部,有大肠经上输头颈部的阳气源源而行,在地部,有孔隙与骨部相通,经水有出处有来处,穴内物质阴阳相济,故为手阳明跷脉之会。

附注: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肩髃穴意义:大肠经经气中的浊重部分在此沉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量较少。
运行规律:循大肠经地部流向巨骨穴。

肩髃穴  手阳明大肠经 人体穴位图

取穴方法:肩髃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锁骨肩峰端, 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功能作用:导引大肠经经回流骨部。

主治疾病:

  • 中医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
  • 西医病症: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

功效机制: 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

  • 肩髃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
  • 肩髃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
  • 肩髃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人体穴位配伍:

  • 背及肩臂肿痛:肩髃、风门、中渚、大杼(《针灸大成》)。
  • 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肩髃、臂臑(《针灸大成》)。
  • 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列缺、合谷、手三里、环跳、风市、委中、绝骨、丘墟、阳陵泉、昆仑、照海(《神应经》)。
  • 隐疹:肩髃、曲池、合谷、曲泽、手三里、环跳(《针灸逢源》)。
  • 瘰疬:肩髃、支沟、足三里、手三里(《简易普济良方》)。
  • 瘿气:肩髃、大空(《世医得效方》)。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肩臂痹痛、上肢不遂等。

拔罐疗法:用气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改善肩臂酸痛、风热瘾疹等。

刮痧疗法: 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肩髃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风热瘾疹等。

按摩疗法:

用大拇指按揉肩髃穴100~200下,每天坚持可防治肩臂疼痛。(平常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揉肩髃穴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穴。)。

平时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搓肩髃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可预防关节炎。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4日 下午4:41
下一篇 2022年1月15日 上午10:17

相关推荐

  • 经外奇穴:外劳宫穴

    穴位解析释义 别名:叉气穴、项强穴、落零五穴、落枕穴。本穴位于手背面,与手掌面的劳宫穴相对,故名“外劳宫穴”。 取穴 外劳宫位于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理气和中。 主治疾病:颈椎病、落枕、偏头痛、咽喉炎、手背红肿。 穴位配伍:外劳宫配天柱、大椎,治头颈强痛。外劳宫配外关、风池、合谷、太阳…

    2022年6月25日
  • 经外奇穴:气端穴

    穴位解析释义 气端,经外奇穴名。别名足十宣。气,此指经脉之气。端,为趾端。足十趾是经脉之气所出之处,穴在其上,故名。 取穴 取穴方法:气端穴位于足十趾尖端,距趾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开窍苏厥,通络止痛。 主治疾病:中风急救、脑出血、足趾麻木、足背红肿、足痛、脚气等。 穴位配伍:气端配八冲,治脚气。气端配水沟,治昏迷。气端…

    2022年6月14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至阴穴

    穴位解析释义 1、至阴。至,极也。阴,寒也,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膀胱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体表。本穴物质为来自体内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它位于人体的最下部,是人体寒湿水气到达的极寒之地,故名。 2、膀胱经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有地部有孔隙与体内相通,为膀胱经体内与体表的气血交换处,故为膀胱经井穴。 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

    2022年4月30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足三里穴

    穴位解析释义 足三里穴别名: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穴、下三里穴。 1、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此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足三里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该穴同…

    2022年3月28日
  • 小儿口腔溃疡怎么办?家长不要慌,小儿推拿治口腔溃疡小妙招

    我们在昨天的文章里面就提到过口腔溃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经常口腔溃疡是什么原因?儿童容易口腔溃疡怎么办?》,大概列举了3种。另外也分享给大家口腔溃疡吃什么。 因为考虑到是小孩,所以我们并没有列举用药。如果不是很严重还是推荐口腔溃疡食疗的方法。另外今天我们再给大家分享通过中医穴位——小儿推拿的方法来治口腔溃疡 小儿口腔溃疡小儿推拿方法 清天河水500次, 退六腑…

    2020年5月23日 穴位养生
  • 足少阴肾经经穴:肓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肓俞(huāng shù)穴别名:盲俞穴、子户穴。 1、肓俞:肓,心下膈膜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膏脂之类。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胞宫中的膏脂之物由此外输体表。本穴物质为来自胞宫中的膏脂之物,膏脂之物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输体表,故而得名。 何以知本穴物质来自胞宫? 本穴位居脐旁,而脐则为人体胸腹部体表的重力场中心,本穴外输的气血物质必定是来自与之全息对应…

    2022年3月10日
  • 经外奇穴:痞根穴

    穴位解析释义 痞,痞块,腹内肿大的器官,如肝肿大、脾肿大,泛称痞块。此穴有治疗肝脾肿大的作用,有如截断痞块根部的作用,故名痞根。 对痞根穴的理解,痞根重在一个“痞”字,这个“痞”字是由“否”卦演变到中医中的,“否”者,天地不交通之意。中医将这个字演化为“痞证”,痞症中医中是指胸腹部胀闷不适而外无硬结之形的症状(此是从内部症状来描述的),此证多从内部气机升降失…

    2022年7月12日
  • 督脉穴位:脊中穴

    穴位解析释义 脊中穴别名神宗穴,脊俞穴。 1、脊中。脊,穴内气血来自脊骨也。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脊中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外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本穴为人体重力场在背部体表的中心位置,穴内气血为脊骨内外输的高温高压水液,水液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故名脊中。 脊中穴,属督脉,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脊中的名称源自古中国,由於构成脊椎的椎…

    2022年5月17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气户穴

    穴位解析释义 气,指本穴调节的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户,古指单扇门,引伸为出入的通道。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胃经气血与外界交换的门户。本穴物质为缺盆穴地部传来的经水,因本穴位置较胃经上部诸穴更近心室火炎之区,流至的地部经水会更多更快的气化并由胃经传至身体其余各部,是胃经与外界气血交换的门户,故名。 气户穴意义:胃经与外界气血交换的门户。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少量的地部…

    2022年3月21日
  • 任脉经穴:膻中穴

    穴位解析释义 膻中穴别名:元儿穴,胸堂穴,上气海穴,元见穴。 1、膻中。膻:羊臊气或羊腹内的膏脂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吸热后的热燥之气。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热胀散而变化热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味一般,故名。 膻中穴,属任脉。膻中是八会穴之气会穴;心包的募穴;手太阴肺经,和足太…

    2022年5月31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