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阴肝经经穴:行间穴

穴位解析释义

1、行间:行,行走、流动、离开也。间,二者当中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
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至本穴后吸热并循肝经向上传输,气血物质遵循其应有的道路而行,故名。

2、肝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滞重水气,至本穴后,水湿冷降而成为地部经水,水量极小,故为肝经荥穴。

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滞重水气,至本穴后,大部分滞重水湿冷降归地而不能成为肝经的上行气血,只有小部分水湿吸热胀散而上行,此部分气血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穴位含义:肝经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一是吸热后上炎天部,二是循肝经传至太冲穴。

附注:肝经荥穴。

取穴

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行间穴 太冲穴 人体穴位图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生风化火。

主治疾病:月经不调,阴中痛,疝气,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粘膜炎等。

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穴位配伍:

行间配睛明穴,治青光眼、降眼压。
行间配太冲、合谷、风池、百会,治肝火上炎、头痛、眩晕、衄血。
行间配中脘、肝俞、胃俞,治肝气犯胃之胃痛。
行间配中府、孔最,治肝火犯肺干咳或咯血。
行间配风池、肩髃、曲池、内关、三阴交、丰隆,治眩晕。
行间配风府、风池、外关、百会、前顶、太阳等,治头痛。
行间配风池、太阳、临泣、睛明、合谷,治眼红肿痛。
行间配列缺、太渊、二间、申脉、内庭、通谷等穴,治口眼㖞。
行间配委阳、殷门、太白、阴陵泉,治腰痛不可俯仰。
行间配绝骨、太冲、膝眼、三里、阳陵泉,治膝胫酸痛。
行间配曲泉、然谷、阴陵泉、大敦穴、小肠俞、涌泉、气门,治淋癃。
行间配天枢、带脉、三阴交、照海、公孙,治月事不调。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青光眼、结膜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肋间神经痛等。配耳尖、太阳主治目赤肿痛。

养生保健

艾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法:

行间穴,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足背,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脚上穴位 脚背 行间穴 太冲穴 内庭穴 侠溪穴 地五会 陷谷穴
脚上穴位 脚背 行间穴 太冲穴 内庭穴 侠溪穴 地五会 陷谷穴

行间,指的就是肝经之气血循行于1~2趾之间。大家注意一下上面这张图,很清晰地展示出来,1~2趾之间,是肝经循行;2-3趾之间,是胃经循行;4~5趾之间是胆经循行,只有3~4趾没有经脉循行。并且这三经六穴的穴位分布的位置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其实,肝经的行间、太冲与胆经的地五会、侠溪,都有泻火作用,毕竟肝胆互为表里,大家在泻火时,肝胆二经的这四个穴位都可以点按一下,哪个敏感就多点哪个。

在中医五行中,肝主木,其性生发,疏布伸展是其特性;心主火,其性上炎,而对于行间穴而言,它属于木中火,其向上的延展特性被双倍地加强了。因此刺激行间穴,既有助于气血上行供应相关的脏腑和器官,同时也有助于引气血下行的双重功效,所以行间穴有很强的生风化火的作用,这是两个意思,生风,是指向上提供气血;化火,是指向下泻火。

泻心火的行间穴

肝经循行是自下而上的,并且行间穴又是木中火,其向上的势头更强烈。我们都知道,中医大部分的脏器是需要补的,比如五脏中补肾、补脾、补肺、补心,但补肝说的较少,反而泻肝火的多,因为一旦出现肝血亏虚了,那可就麻烦大了。在中医里,肝为心之母,如果母太强了,就容易导致心火上窜,此时会出现口舌生疮,舌尖发红,头晕头痛口苦的情况,这多半在身体较好的中青年人中较为普遍,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泻掉这心火,具体做法是逆肝经的走向从上往下推,从太冲推到行间,相当于釜底抽薪,顶在头面部的心火就被泻掉了。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指尖掐。按压行间穴5秒钟,压到有酸感后,休息5秒钟再按压,一共20次。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2)
上一篇 2022年2月27日 下午4:24
下一篇 2022年2月28日 上午10:22

相关推荐

  • 小儿保健——工字搓背法

    最近3天参加了小儿推拿培训,了解到更多小儿保健方面的知识,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工字搓背推拿方法。 工字搓背,很多父母带自己的小孩到专业的机构推拿后觉得效果还不错,因为工字搓背法具有温补阳气、行气活血、强身健体、止咳平喘的作用。 背部是人体的阳面,也是推拿脊柱神经脊髓的操作面,因工字搓背的部位包括督脉、肺部重要穴位及肾脏重要穴位,所以具有通督脉和强肺肾的功能,可…

    2019年8月7日
  • 经络不通身体会出现诸多疾病,一个穴位就可以疏通全身气血!

    中医认为经络决定人体健康,一旦经络出现堵塞,人体就会出现诸多疾病。因此想要保持经络通畅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经络堵塞,补什么都没有用! 当然,人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出现很多不舒服的求救信号来求救!各种不通就会出现很多信号来求救!各种不同的信号代表着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和穴位来调理。 1、经络不通的首要感觉:疼痛 痛则不通,通则…

    2020年6月18日 穴位养生
  • 足少阴肾经经穴:大钟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大钟穴又名太钟穴。 1、大钟:大,巨大也。钟,古指编钟,为一种乐器,其声混厚洪亮。该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本穴物质为太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运行为从高处流落低处,如瀑布落下一般,声如洪钟,故名。 2、肾经络穴:本穴气血的运行变化是经水由高处落入低处,经水落下时散发出大量的水湿气体,水湿气体吸热后飘散于穴外,本穴有联络它经气…

    2022年3月5日
  • 足少阳胆经经穴:肩井穴

    穴位解析释义 肩井穴别名肩解穴、膊井穴。 1、肩井。肩,指穴在肩部也。井,地部孔隙也。肩井名意指胆经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肩井。 肩井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肩井穴这个“肩“字,是一个方位词,指的是穴位所在的位置在肩部…

    2022年4月8日
  • 督脉穴位:至阳穴

    穴位解析释义 1、至阳。至,极也。阳,阳气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本穴物质为筋缩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督脉络脉所传之热而化为天部阳气,穴内气血为纯阳之性,故名。 至阳穴,属督脉。别名肺底。至即到达,阳为阴之对,此穴在第七胸椎下,与横膈平,经脉至此已从膈下的阳中之阴到达膈上的阳中之阳,故名至阳。 至,达也,又极也。穴在第七椎节下…

    2022年5月20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风门穴

    穴位解析释义 风门穴别名热府、背俞、热府俞。 1、风门。风,言穴内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风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风门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化风上行,故名风门。 风门穴,亦称风门热府,别名热府。属足太阳膀胱经。风门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风即风邪,门即门户,此穴居风邪易侵之处,且善治风邪为病,故…

    2022年5月14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通天穴

    穴位解析释义 通天穴别名天臼穴、天伯穴、天目穴、天白穴、天日穴、天归穴、天旧穴。 1、通天。通,通达也。天,天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由此上行天部。本穴气血来自承光穴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此水湿之气所处为天之下部,与头部的阳气不在同一层次,经由本穴吸热后才上行至与头部阳气相同的天部层次,故名。 通天穴,别名天臼、天伯。属足太阳膀胱经。通即通达,天指头顶,穴在…

    2022年4月18日
  • 足太阴脾经经穴:胸乡穴

    穴位解析释义 胸即胸部,乡指居处,乡指面积广阔的地区,此指两肋之间或广大的胸廓。穴在胸旁,故名胸乡。胸乡名意指脾经之气由此输散脾经之外。 本穴物质为天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水湿会含量较少,至本穴后,因受心室外传之热,水湿之气进一步胀散并流散于脾经之外,如去到远离脾经的乡村之地,故名胸乡。 取穴 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快速取穴:…

    2022年2月25日
  • 常按风池穴等“三池穴”可保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常按摩“三池穴”可保养身体、防治疾病。闲暇之余,人们不妨按摩“三池穴”,即风池穴、曲池穴和阳池穴,可缓解身体疲劳,并防治小病等。

    2019年2月23日
  • 经外奇穴:四神聪穴

    穴位解析释义 四神聪,原名“神聪”,位于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共由4个穴位组成。就像四路大神各自镇守一方,故名“四神聪”。 取穴 先取百会穴,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为百会穴。再取四神聪穴,自百会穴向前后左右各量1横指,即为四神聪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镇静安神,清头明目,醒脑开窍。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精神病,脑血管病后遗症…

    2022年6月28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