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池穴——脑部清明的开关

方法一:脖子后边两条大筋的旁边,和耳垂齐平的地方。方法二:当抬头时,在颈椎后正中两侧各有一隆起的肌肉;在耳朵的后方有一块突出的骨头。在突出的那块骨头与隆起的肌肉之间有一凹陷,风池穴差不多就在那儿,压上去会有酸胀感。

方法一:脖子后边两条大筋的旁边,和耳垂齐平的地方。

人体穴位图 风池穴
人体穴位图 风池穴取穴

方法二:当抬头时,在颈椎后正中两侧各有一隆起的肌肉;在耳朵的后方有一块突出的骨头。在突出的那块骨头与隆起的肌肉之间有一凹陷,风池穴差不多就在那儿,压上去会有酸胀感。

人体穴位图 风池穴
人体穴位图 风池穴

风池穴特别像人体脑袋的开关,有些老年人总是感觉自己的脑袋不清楚,像裹了一层布,这时经常在风池穴揉一揉,就好像把动脉打通一样,立刻能感受到耳聪目明,脑袋就清醒了。治疗颈椎病一般也会在风池穴针灸。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2)
上一篇 2019年2月20日 下午9:58
下一篇 2019年2月21日 下午4:37

相关推荐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心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心俞穴别名背俞穴。 1、心俞。心,2心室也。俞,3输也。心俞穴名4意指5心室中的高温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心俞是心的背俞穴。心即心脏,俞即输注,本穴是心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心俞。 心俞。心,心室也。俞,输也。心俞穴名意指心室中的高温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心俞。 心,是人体血液循环的肌性器官,为人体五脏之…

    2022年5月15日
  • 督脉穴位:至阳穴

    穴位解析释义 1、至阳。至,极也。阳,阳气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本穴物质为筋缩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督脉络脉所传之热而化为天部阳气,穴内气血为纯阳之性,故名。 至阳穴,属督脉。别名肺底。至即到达,阳为阴之对,此穴在第七胸椎下,与横膈平,经脉至此已从膈下的阳中之阴到达膈上的阳中之阳,故名至阳。 至,达也,又极也。穴在第七椎节下…

    2022年5月20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胆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胆,胆腑也。俞,输也。胆俞名意指胆腑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胆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胆俞是胆的背俞穴。胆即胆腑,俞即输注,本穴是胆腑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胆俞。 胆,指胆腑。本穴内应胆,为胆气输注之处,是治胆疾之重要腧穴,故名胆俞。 附注:胆的背俞穴。 穴位含义:胆腑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运行规律:外散…

    2022年4月19日
  • 奇经八脉——阳维脉循行路线图

    阳维脉 阳维脉,“奇经八脉”之一,“维”有维系联络之意,阳维脉有“维系”人身阳经的功能。阳维脉联络各阳经,与阴维脉共同起溢蓄气血的作用。 阳维脉循行线路:阳维脉: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会足少阳于阳交,为阳维之郄,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会足少阳于居髎,循胁肋,斜上肘上,会手阳明、手足太阳于臂臑,过肩前,与手…

    2021年12月27日
  • 足少阳胆经经穴:风市穴

    穴位解析释义 风,风气也。市,集市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散热冷缩后化为水湿风气。本穴物质为环跳穴传来的天部凉湿水气,至本穴后,凉湿水气进一步散热缩合而变为天部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由本穴的天部层次横向向外传输,本穴如同风气的集散之的,故名。 穴位含义:胆经经气在此散热冷缩后化为水湿风气。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运行规律:吸湿后下行中渎穴。 取穴…

    2022年4月11日
  • 足少阳胆经经穴:维道穴

    穴位解析释义 维道穴别名外枢穴。 1、维道。维,系物的大绳或维持之意。道,道路。维道名意指带脉气血在此又继续循胆经路线运行。 本穴物质为五枢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胆经气血在京门、五枢、维道此三穴实际上是借带脉道路而行,至本穴后才交于胆经的居髎穴,本穴如有维持胆经气血运行的连贯作用,故名维道。 2、外枢。外,带脉之外也。枢,门户的转轴也。外枢名意指带脉气血由此外输…

    2022年4月10日
  • 足太阴脾经经穴:血海穴

    穴位解析释义 血海穴又名百虫窝穴、血郄穴。 1、血海:血,受热变成的红色液体也。海,大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为阴陵泉穴外流水液气化上行的水湿之气,为较高温度较高浓度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 2、百虫窝:百,数量词,形容多也。虫窝,虫之所生之地也。百虫窝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其特性为湿热。本穴…

    2022年2月22日
  • 经外奇穴:聚泉穴

    穴位解析释义 聚泉穴属经外奇穴。泉,泉水,此处指口腔内之津液。穴在舌背正中,唾液在此处会聚,故名聚泉。 取穴 取穴方法:聚泉穴在口腔内,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 快速取穴:正坐,张口伸舌,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即是聚泉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清散风热,祛邪开窍 主治疾病:哮喘,咳嗽,久嗽,消渴,舌强,舌肌麻痹,吐舌,舌缓,味觉减退等。 穴位配伍:聚泉配肺俞、定喘…

    2022年7月9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膈关穴

    穴位解析释义 膈,心之下、脾之上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膈膜中的阳气由此上输膀胱经。 穴位含义:膈膜中的阳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富含水湿(即为血的气态物)。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膈关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膈即横膈,关即关隘,此穴与膈俞平列,喻之为横膈之气出入的关隘,故名膈关。 膈关穴在膈俞旁,内应横…

    2022年5月10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偏历穴

    1、偏历:偏,与正相对,偏离之意。历,经历。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偏离大肠正经而行。 本穴物质为阳溪穴传来的炎上之气,行至本穴后因进一步受热膨胀并向外扩散,而由于肺经所处的西方之地天部之气不足,所以本穴的膨胀扩散之气偏行肺经,故名。 2、大肠经络穴。因本穴有天部之气偏走肺经,有联络大肠经与肺经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络穴。 附注:手阳明经络穴。 偏历穴意义:…

    2022年1月11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