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6日入伏,此时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中医讲“湿气通于脾”,所以健脾祛湿是三伏养生的重点。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三个穴位,平时坚持按摩或艾灸,就能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1、丰隆穴

功效:丰隆穴属于胃经,又联络脾经,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的效果。
取穴: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略微用力按压穴位,以略感疼痛为基准,按住5秒后松开,双手交替互按 3~ 5分钟。
平时也可用拳头轻轻敲打此穴,以皮肤会自然变红为标准,每次 5~10 分钟。 丰隆穴一般比周围要敏感,按摩时会有轻微疼痛感。
2、足三里

功效: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功效。民间常说:“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可见足三里对于强壮身体有多重要。
取穴: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点按活动,一按一松,每分钟按压15~20次,每天按压约5~10分钟。按摩时,有酸胀、发热的感觉为宜。
3、脾俞穴

功效:有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的功效。
取穴:脾俞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肚脐对应的是第二腰椎,再向上摸三个椎体,下面旁开两指处即是。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脾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使患处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
再用擦法,即来回摩擦穴位,使局部有热感向内部深透,以皮肤潮红为度。如此反复操作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相关推荐
-
大部分人都无法避免的湿气重怎么办?分享5个穴位健脾和胃
最近我自己一直上火,去中医馆把脉后医生看了我的舌头,告知我寒湿很重,这可能是导致我最近一直反复上火,口腔溃疡的原因。开了7付中药,才第二天就感觉上火好多了。所以我最近把寒湿专门列举了一个专题来写,主要是自己的原因,希望自己能通过这些文章来学习如何祛除体内寒湿,就当作我自己的学习笔记。 另外我们之前也分享过《湿气难缠,十人九湿!湿气重该如何调理,分享祛湿气的穴…
-
清明时节春日渐深阳气盛,肝火最旺的日子,该如何养生呢
清明节气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此时万物皆显、草木吐绿,就连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因此,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 清明时节食疗养生 清明时节,常吃二甜 1、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健脾益气,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有效预防胃炎 、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复发。烹饪时用…
-
女人为什么先胖腰?为什么说女人迷人在腰,腿粗要人命,腰粗背厚毁一生
腰部往往是女人最容易堆积脂肪的地方,你有想过为什么吗? 一、腰 1、 腰是人体的带脉区,所有的经络都是竖着的,只有带脉是横着的,也是身体微循环最薄弱的地方,腰部脂肪过多容易造成淤堵现象,堆积毒素和脂肪,穿衣服没型。 2、腰是督脉和任脉经过的地方,脂肪压迫在带脉上易造成气血循环变差。 气不顺:出现头部缺氧状态,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血流受阻:易形…
-
脾胃受伤,五脏六腑都遭殃,你的脾胃是否健康
中国人最容易“脾虚”了,即便没有明确的疾病, 但“脾虚”仍旧是很多国人的生命状态。之所以如此,首先,中国人用心多于用身;其二,中国人有从“温饱不足”到“小康”的巨变;其三,中国人肌肉力量相对弱。想改变这种“脾虚”的宿命,必须选择适宜的饮食和锻炼。 中医说的“脾”,不是腹腔中那个长条的器官,不是西医的脾脏。中医的“脾”指的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所以,“脾虚”的时候…
-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体内湿气重怎么办?分享除湿食疗方法和穴位调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早上起床的时候都特别困,浑身都没有力气;嘴巴里面又苦又干的,洗完脸一看镜子,眼神惨淡,皮肤也黯淡无光… 大家要是有上面的情况,便很有可能是“湿气重”了,湿气重这三个字大家应该经常听到。我们在文章《湿气难缠,十人九湿!湿气重该如何调理,分享祛湿气的穴位和食疗方法》大概介绍了些方法。今天我们再给大家分享更多实用的方法。 但大家真的理解“…
-
中焦不通:火往上走,寒往下降,《伤寒论》有三个方法
“为什么有的人常说我怕冷,但又容易上火,即使没吃上火的食物也会上火,怎么办”。这就是我们常见的上热下寒。 其实人体内也要寒热对流才是,只有寒热之间形成对流,热的地方才不会长期上火,寒的地方也不会长期寒凉。 火向下移需要借肺、胃之气的下降力量,特别提醒这是往右边下降的。也许你们会问,这中医的肝怎么在左边啊,解剖可是在右边,中医说的是肝气,是肝的功能,是一个功能…
-
纠正夏天洗澡误区:究竟洗热水澡还是冷水澡?
进入三伏天之后天气越来越热,这闷热的天气稍微一动身上就粘乎乎的,大家洗澡的频率也跟着多了起来,总觉得忙了一天冲凉能洗去一天的疲惫。可是,夏天洗澡是冷水澡好还是热水澡好呢? 以前上学,对健康养生知识不了解,每天中午回到宿舍都会用冷水冲凉,当时觉得很舒服。 三伏天都不敢出门,天气炎热容易出汗。有时候还没出门衣服已经湿透,有时出门回家就要洗澡,但是朋友们知不知道夏…
-
冰西瓜、特别是隔夜的冰西瓜别再吃了!
昨天文章我们只是提到不要吃冰西瓜,但是没有具体说明原因,所以我们今天文章专门介绍冰西瓜为什么不要吃。 天气越来越热,吃西瓜正当时。大家都喜欢在空调房里,一遍吃西瓜,一遍追剧。想想都觉得很惬意! 特别是喜欢把买回来的西瓜切开,覆上保鲜膜放到冰箱里面冰镇后再吃。 对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示,冰箱并不是“万能保鲜箱”,有些食物放入冰箱,反而会提前“衰老”,西瓜更…
-
夏季除湿气请记住这5点——少入、宣上、畅中、渗下、调气化
夏天就像桑拿天,又闷、又热、又潮、又湿。如果联合体内的湿气,来一招里应外合,人容易觉得全身上下哪里都不爽快,头发冒油、满脸油光、大腹便便、身体沉重…… 关于湿气的问题,我们一直反复地讲。从春天,讲到了夏天。在现在的养生也都会大谈有关人体内的湿气问题。 可见,祛湿成了当今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古代的名医还在的话,大概都会考虑写上一部《伤湿论》的大作了。 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