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届的维C之王,竟不是绿叶菜!很多人吃它上瘾!没想到好处这么多

说起补维生素C,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猕猴桃。不过,小郎中今天想说的是,其实有一种蔬菜,堪称蔬菜界的维生素C之王,它就是——辣椒!

辣椒 辣椒素

吃辣好处多

辣椒是餐桌上的常客,特别是湖南、四川、重庆这些地方,那可是无辣不欢。
虽然很多人认为吃辣“不好”,但事实上,也没咱们想的那么“危险”,适当地吃,反而会带来不少好处~

1、补维C

据营养学分析,100克辣椒所含的维生素C有144毫克,约相当于4个橙子的维C含量。
虽然辣椒加热之后维生素C流失多,不过也没关系,我们可以选择彩椒、甜椒生吃,它们的维生素C含量也不低。

2、让人开心

辣其实不是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痛觉,它是通过辣椒中一种独有的生物碱——辣椒素刺激痛觉传导的神经通路而产生的。
大脑感觉到了疼痛,便释放内啡肽来平衡痛感,让人产生愉悦情绪,同时还有助于压力的缓解。

3、减脂

辣椒素能增强人体代谢和能量消耗,对于降低体脂有潜在的好处。

4、增强食欲

辣味能刺激腺体分泌唾液、增强消化酶的活性,促进食欲,增强消化能力。

5、止痛散热

辣椒能通过发汗降低体温,缓解肌肉疼痛,有辅助解热镇痛作用。美国研究发现,辣椒素能减少传达痛感的神经递质,减弱疼痛感。

6、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认为,辣椒有一定药性,能“发汗、行痰、除湿”。现代医学认为辣椒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冻伤。

7、减少盐的摄入

辣椒中的辣椒素能增加健康人盐味觉敏感度,提高老年人对盐味的感知,从而降低用盐量,可能有助于高血压人群控制血压。

8、益血管

辣椒素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能量代谢,有辅助调控血压、血脂的功效;它还可以刺激身体产生一些活性酶,有助于心脏跳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吃辣椒,重在适度

辣椒是把“双刃剑”,适当吃辣没有坏处,但过度食用辛辣刺激则有害健康。
那么,吃辣椒该如何“适度”?

1、把握好辣度

当辣度明显超出身体的承受能力时,身体会通过腹泻、呕吐把辣椒素尽快排出,并且一旦辣度太过,吃辣的快乐可能少于痛感,因此,吃辣要量力而行。
2

不要去籽

在平时生活中吃辣椒时,我们会因为太辣的原因,去除辣椒籽与辣椒筋,殊不知辣椒籽中辣椒素的含量是最高的,去除辣椒籽与辣椒筋等于丢失了一半的辣椒素。

3、搭配食材

搭配凉性食物,比如鸭肉、鱼肉、苦瓜、莲藕、豆腐、莴笋等;
玉米或红薯等粗粮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可预防由肠胃燥热引起的便秘;
吃些酸味水果,其中的鞣酸、膳食纤维等,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肠胃蠕动,如苹果、梨、石榴、香蕉、山楂、葡萄等。

4、不过度加热

辣椒不仅不耐高温,也不耐盐,过高的盐分也会导致辣椒素的流失。
所以辣椒在烹饪时最好急火快炒,油温别太高,也别放太多盐。

5、控制好量

一般建议每日新鲜辣椒的食用量不宜超过100克,干辣椒不超过10克,若是居住于西南地区或是潮湿区域,可适当增加食用量。

6、学会解辣

解辣时可以喝点牛奶,其中的酪蛋白能将辣椒素包裹起来带走,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辣效果。
此外,醋中的醋酸可以中和辣味,减轻刺激,对于比较辣的菜品,也可以蘸醋吃。

几类人避免吃辣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胃肠疾病患者、甲亢患者、便秘的人、眼病患者、口腔溃疡的人等,要尽量避免吃辣。
此外,正在用几种药的人也不宜吃辣:清热滋阴中药、皮肤病药物、胃肠道药物、痔疮膏。

来源:养生中国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10日 上午9:35
下一篇 2021年11月13日 下午4:45

相关推荐

  • 气血是人体健康之本,耗费气血的事情,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做了

    我的文章多是以通俗的中医健康养生常识为主。没有深奥的理论知识。因为我觉得普及健康养生知识需要接地气,感兴趣的人才会去看,不然理论知识的门槛那么高,除了专业人士,谁会去看。再次强调,我只是普及中医健康养生知识。分享我自己学到的,感悟到的中医健康养生知识而已。 自从坚持写作健康养生知识以来,对于气血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因为写作也是一种学习,将自己学到的又重新总结…

    2019年5月18日 养生误区
  • 百病皆生于气,万病皆源于心,如何通过食疗养生方法疏肝理气

    网上有个段子,说:“花是浇死的,鱼是撑死的,人是气死的……”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虽说一怒之下被气死的人我们都见得不多,但被气出毛病来的人,还真不少。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哪能不生气呢?百病皆生于气,万病皆源于心,高兴了就笑,伤心了就哭,生气了就骂,这都是很正常的情感宣泄,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生气不要过分,如果情绪没控制住,过度了,就不要长时间处于那种情绪中,很快…

    2020年7月1日
  • 黄芪的作用与功效,黄芪应该怎么吃效果最好呢?

    我们之前很多文章都提到过黄芪,比如《舌头胖大有齿痕舌,其实是你脾虚了!6种脾虚可这样调理》,文章就提到补中益气汤。我自己也经常会给妈妈买些黄芪颗粒用来补气血。 黄芪,是补药之长,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神农本草经》列之为上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富含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心肌供血,调节血糖含…

    2020年4月23日
  • 不想身体长结石,切记少做8件事,多吃4种食物

    有一种病来势汹汹,它虽然不是什么大病,却能痛到您直不起腰,传说中的人体三大痛:肾绞痛、胆绞痛、分娩痛!其中就有两项与它相关,这个病就是——结石。 没错,血肉之躯中也会长出形态各异的石头!它们有大有小,坚硬程度、排列状态都不同,长在不同部位,名字也不相同。 人体最常见的三种结石 1、胆结石 根据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胆囊结石有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症…

    2021年8月28日
  • 养生角度仔细说说蜂蜜水的两面性

    我们之前有很多文章都讲过蜂蜜的好处: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白露节气如何养生。 蜂蜜,无论是食之养生,还是用之调味,它都是一个药食同源的佳品。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性平,入肺、脾、大肠经,具有滋养、补中、润燥、解毒、止痛等功效。于是,泡一杯蜂蜜水,俨然成了很多人的养生必备。尤其是秋冬季节咳嗽不止的人群,更是对蜂蜜水青睐有加。可以阅读我们之前的文章…

    2019年10月22日 养生误区
  • 中国50万人研究结果:常喝绿茶可防糖尿病!绿茶的好处还有很多!

    茶,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特别是在中国,喝茶是一种传统爱好。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喝茶,尤其是绿茶,对身体有诸多益处,包括预防心血管疾病、卒中、糖尿病,改善血脂代谢等。 近期又有一项中国50多万人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绿茶的健康益处。 新研究:每天喝绿茶,降低糖尿病风险!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等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50多万成年人数据进行分析后发…

    2021年5月18日
  • 痛风的人应多吃瓜,但是要少吃苦瓜

    最近帮中医老师整理图片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说到痛风的人可以多吃瓜,如冬瓜、南瓜、黄瓜、西葫芦瓜。但是要少吃苦瓜。 看到这篇文章我就直接转给一位朋友了,因为他前段时间痛风发作,吃药才控制住。 当时他问我为什么要少吃苦瓜,我没有直接回复他,因为老师也没有直接告诉我原因。所以下来这事我一直放在心里。然后我收集了一些资料才明白原因。 在瓜类中不推荐痛风的人大量吃苦瓜…

    2019年5月22日
  • 3道清凉方,助你消暑强身两不误

    夏天西瓜是消暑降温的利器,但是很多人都喜欢吃冰西瓜,其实西瓜冰冻后再吃是不正确的,最好是线切先吃。冰西瓜这个话题我们改天再单独讲。 不正确的消暑方式不仅不能消暑降温还会损伤身体健康,那么有什么好方法能让我们既能凉爽又健康呢?我推荐试试3个饮食清凉方给大家。 1、黄芩薄荷饮 取黄芩9克、薄荷6克、甜叶菊3克,沸水冲泡即可,适合日常调理。它能帮助我们疏调气机、缓…

    2019年6月23日
  • 清宿便的有效的方法,教你调出好身体

    我们经常看广告里说宿便,认为宿便是长久淤积在我们体内的废物,这让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需要排宿便。其实,中医和西医里并无宿便之说。只要正常排便,体内是不大可能积存更多的粪便的。 很多人面临的其实是排便困难的问题。便秘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当短期内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很可能是不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比如减肥不吃饭或者吃得油腻又不运动,熬夜上火等。 中医日常饮食调理帮…

    2020年3月7日 食疗养生
  • 丝瓜络不光是洗碗的好帮手,传统养生上还有很多功效与作用

    《纲目》云:“(丝瓜)老则筋丝罗织,故有丝、罗之名。”入药用其筋络,故名丝瓜络。 丝瓜是我们夏季经常吃的蔬菜,可以清炒可以煮汤。对于老丝瓜,虽然不能吃,但是很多人都会用丝瓜络来洗碗,或者做成鞋垫,非常实用。 丝瓜络是等秋季过后,丝瓜慢慢的变老后采摘下来,去掉外面已经老的皮,去掉籽后得到的丝状物。可以吃也可以入药,还能做成生活工具。 丝瓜络的功效与作用 1.通…

    2021年12月22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