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解析释义
“腰”,指的是腰部,“眼”这里指的是腰椎旁边的凹陷处,形似眼窝。故名为“腰眼”。
腰部脊柱与髂后上棘构成的凹陷处为腰部的薄弱点,很像眼窝,俗称腰眼,穴在其上,故名。
取穴
腰眼穴属于经外奇穴,位于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强腰健肾。
主治疾病:腰痛、腹痛、尿频、遗尿、消渴等。
穴位配伍:
腰眼配膏肓俞、足三里、三阴交,肺结核溶解期。
腰眼配委中、肾俞、阿是穴,治慢性腰痛。
腰眼配脾俞、肾俞,治肾下垂。
腰眼配肾俞、脾俞、次髎,治痛经。
腰眼配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治糖尿病。
腰眼配中脘、足三里、内关,治呕吐。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腰肌纤维炎、腰肌劳损、子宫内膜炎等。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治腰眼穴,10~15分钟,一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腹痛、消渴、子宫内膜炎等。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由内向外刮拭腰眼穴3分钟,稍出痧即可,一天一次,可以治疗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按摩疗法:腰眼穴为经外奇穴。出自《肘后备急方》。别名鬼眼。
中医认为,腰眼穴在“带脉”(奇经八脉之一,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靠近肾脏,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腰眼处,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排除代谢产物,又可刺激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
这对于中年男性来说,更为重要。因为中年过后,肾气多不足,但多数人补肾的方法是食补,而忽略了一些按摩手法,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按摩腰腹部也能起到健肾和补肾作用。
按摩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揉腰:两手握拳,用拇指掌指关节紧按腰眼,作旋转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胀为宜;
擦腰:两手掌根紧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动,动作要快速有力,发热为止;
点揉:双手后背,以中指指腹着力,点按在脊柱的棘突,其余手指着力于中指上下,以辅助点揉发力。双手要尽量后背、上够,凡是手能够及的棘突和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均应逐一点揉,直至阳关穴下(即第五腰椎棘突),反复30次左右;
捏拿腰部肌肉: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捏拿脊柱两侧的骶棘肌。从上向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直至骶部。如此自上而下捏拿4次;
抖动腰部肌肉:两手掌根部按压腰部,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
叩击腰骶部:双手握空拳,以拳眼用力,有节奏地交替叩击腰骶部,注意由腕部发力,力度轻一点,从上至下,反复叩击15—30次。
夏季常搓腰眼,还能防治湿气引起的腰痛,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腰肌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