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养生
-
经外奇穴:内膝眼穴
穴位解析释义 内膝眼为经外奇穴名。膝眼之一,与外膝眼相对。别名膝目,鬼眼。膝,膝部。眼,眼窝。膝关节髌韧带两侧之间凹陷处,状如眼窝,穴在其上,故名。其中,内膝眼,因穴在膝关节前膑韧带内侧凹陷处,故名。 有内膝眼,还有个外膝眼穴与之对应。外膝眼穴也成为犊鼻穴。 取穴 内膝眼为人体部位名。指髌韧带两侧与股骨和胫骨之内、外侧髁所构成的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
-
中医穴位养生之6个府穴
1、少府穴 属手少阴心经。荥(火)穴。 “少府穴”。“少”,阴也。“府”,府宅也。本穴物质为少冲穴传来的高温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云集府宅,故名。 主治病症:胸痛、心律不齐、掌中热、皮肢瘙痒、遗尿、阴痛、阴部瘙痒、月经过多等。作用功效:发散心火。清心泻热、理气活络按摩法:用大拇指作环状点揉,每次3-5分钟。 2、中府穴 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募穴。手、…
-
中医穴位归纳:3个堂穴
以“堂”命名的穴位,涉及2条经脉的2个穴位,及一个经外奇穴,均为厅堂之意,也就是气血汇聚地。 膀胱经:神堂 任脉:玉堂 经外奇穴头顶部:印堂 印堂穴 印堂穴,属经外奇穴。别名:曲眉、光明。 印堂穴是人体三大经络的汇集之地。分别是:起于内眼角的足太阳膀胱经;起于鼻旁的足阳明胃经;从印堂正中穿过的任脉。 膀胱经主宰人体的阳气,胃经主宰血气,任脉则主宰人一身之阴。…
-
经外奇穴:印堂穴
穴位解析释义 印堂穴,属经外奇穴,2006年9月18日发布的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代替GB12346-1990)中,印堂归至督脉;出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别名曲眉、光明穴。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布有滑车上神经的睑上支,两侧有额内侧动、静脉分支。 取穴 在前额部,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两眉毛连线中点处即是该穴…
-
经外奇穴:里内庭穴
穴位解析释义 穴位释义:里内庭,经外奇穴名。出自现代《中国针灸学》。与足背部足阳明胃经内庭穴相对。足背在外属阳,足底在里属阴,故名“里内庭穴”。 附注:伤食名灸,见于《经外奇穴汇编》。别名里内庭,属经外奇穴。位于足趾底部,第2跖趾关节处。主治嗳腐痞满、腹痛、呕吐、伤食等,是医治和诊断伤食的名穴。灸法,如不感到热,即可知识伤食,灸壮不限,直至灸到有热感为止。伤…
-
经外奇穴:气端穴
穴位解析释义 气端,经外奇穴名。别名足十宣。气,此指经脉之气。端,为趾端。足十趾是经脉之气所出之处,穴在其上,故名。 取穴 取穴方法:气端穴位于足十趾尖端,距趾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开窍苏厥,通络止痛。 主治疾病:中风急救、脑出血、足趾麻木、足背红肿、足痛、脚气等。 穴位配伍:气端配八冲,治脚气。气端配水沟,治昏迷。气端…
-
经外奇穴:脐中四边穴
穴位解析释义 脐中,体表部位名,四边指上下左右四方。该穴有五处,分别位于脐中及脐周之上下左右,故名。 取穴 取穴方法:脐中四边属经外奇穴,位于腹部,脐中上、下、左、右各开1寸处(包括脐上水分和脐下阴交两个任脉经穴),计5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消食导滞,理气和胃,息风止痉。 主治疾病:消化不良、胃脘疼痛、腹中雷鸣、泄泻、急性胃肠炎、慢性胃肠炎、胃痉挛、胃扩…
-
中医穴位养生之13个“天”穴
1、天府穴 天府穴,属手太阴肺经。 天,天部也。府,府宅、门府也。 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肺经阳气上输天部之门府。本穴物质由云门穴传输而来,和天府处的温度场相比,云门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仍处于高位,在天府处气血物质的变化仍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所散之热以阳热之气的形式上输于天,穴名之意即在于强调穴内气血物质的这一变化,故名。 古代取此穴时,多令患者以手伸直,用鼻尖…
-
中医穴位归纳:4个肓穴
温馨提示:以“肓”命名的穴,涉及到2条经脉的四个穴: 膀胱经:膏肓、肓门、胞肓 肾经:肓俞 但符合命名规则的只有肓门和肓俞,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穴,前者位于后背,后者位于腹部,其相对的位置,虽不是简单的投影关系,但位置相差并不多。肓俞在腹中部,当神阙(任脉)旁开0.5寸。肓门位于第一腰椎棘突下,悬枢(督脉)旁开3寸处。 除膏肓穴外,其余三穴的“肓”字意思均为“…
-
中医穴位归纳:3个舍穴
温馨提示:以“舍”命名的穴位,涉及3条经脉的3个穴位,也是人体的“三舍”,分别是: 关于意舍穴,意即意念,舍即宅舍,脾藏意,意指脾,穴与脾俞平列,如脾气之宅舍,故名意舍。气舍穴,穴在气管旁、有如气之外舍,故名气舍。府舍穴,在腹结穴下3寸,为脾气聚居之处所,故名府舍。 凡是带舍的穴位,都是如同“舍”般气血充盈之处。 气舍穴 气舍穴,属足阳明胃经。气指呼吸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