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昨天和一位老中医朋友聊天,中医朋友就提到,人有两大器官最重要,分别是先天的和后天的。这突然点醒了我,“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不正是肾脏和脾胃吗

黄帝内经

“先天”,是指禀受于父母“两神相搏”之精,及先天之精所化的先天之气,是遗传而来,为人体生命之本原,可以理解为男性精子与女性卵子结合的受精卵而言。

“后天”,是指“精成”以后,即“脑髓生,骨为下……皮肤坚而毛发长”,就是受精卵后的整个生命发育过程,都属于后天。当然,后天也包括胚胎发育整个阶段。之所以这样认为,是由于在胚胎发育阶段,主要是由母体间接地获得水谷精微物质的营养而发育,已不再继续禀受父体。

肾脏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命火,命火为“生气之源”,是生命的原始动力。男性从“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女性从“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开始,肾的精气亢盛,“两神相搏”故能有子,和“精成”以后的整个发育生长,抗御外邪的能力,都是肾的精气起决定作用。因而,《医宗必读》说“先天之奉在肾”。

肾在五行中对应的是水,五味对应的是咸,五色对应的是黑,五化对应的是藏,五气对应的是寒,五方对应的是北,五季对应的是冬,五腑对应的是膀胱,五官对应的是耳,五声对应的是呻,身体上对应的是骨,在情智上对应的是恐。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金元时代著名医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可见脾胃不分家,养好脾的同时也要养好胃。巳时是脾经值班,不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讲脾不离胃,讲胃不离脾,常脾胃并称。中医的脾胃不是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脾与胃,就生理和病理而言,中医所讲的脾胃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远远超出解剖学意义上的脾和胃的范畴。

在五行中,脾属土,土位居中央,四方兼顾,土能生化万物。脾与胃,一阴一阳,互为表里,脾与胃共同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

从生理功能来看,脾胃有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的作用,而组成人体以及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气血,则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因而,又有“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之说。两神相搏之“精”,在母体内发育,以及胎儿娩出后,营养的供给都靠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因而,《医宗必读》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同样可以延年益寿;先天非常好,如不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久之就会多病减寿。

总之,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髓聚而为脑,“脑为髓之海”;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升清,为人体气机升降转输之枢纽。脾与肾,只有相互资助,相互促进,才能保证人身体的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1177.html

(2)
上一篇 2019年11月27日 下午5:59
下一篇 2019年11月29日 下午7:23

相关推荐

  • 中医非儿戏,胡乱养生伪养生,百病由此而来!

    包括我自己,对于传统中医养生也是持敬畏的态度。最开始的养生“知识”都是通过网络来了解的。就像我之前的文章分享的那样《“伪养生”害一生,6大养生误区,不养生反伤身,你中了几个?》。 目前“养生”变成了一种时尚,好像每天不看点养生节目,喝点养生茶,吃点五谷养生粉,嚼点阿胶养生糕。都不好意思跟人说你健康。不经常吃点地黄丸,四物汤,四君子,各种补药,都不好意思说你气…

    2020年6月17日 养生误区
  • 养生从小事做起,早晨起床这些错误有你犯过吗?

    养生就是从小事做起。每天一点点坚持下来,时间长了才会改善。 之前我们还专门讨论过起床后的洗嗽顺序:起床后先喝水还是先刷牙?如何刷牙不伤牙龈。 有研究显示,清晨是老百姓呼叫120的高发时段,约有40%心肌梗死和29%心脏性猝死在清晨时段发生。 这是因为,清晨时段,血压快速升高,早上6~10点,绝大多数人的血压会达到一天内的最高水平,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清晨血…

    2020年3月17日
  • 糖的危害被隐瞒了几十年!世卫组织发布“限糖令”,3岁以下禁止加糖!

    心情不好吃点甜,心情好了更吃甜,大人尚且对甜欲罢不能,更何况孩子?但现在,我们必须要帮孩子摆脱这份甜蜜的负担!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限糖令”,3岁以下婴幼儿食品禁止加糖!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在2016年至2017年间,抽检了部分国家市面上的婴儿食品。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部分生产商在食品中加入了果蓉等以增加糖分。若经常食用这些食品,会给婴儿造成龋…

    2020年7月30日
  • 一家三代都得糖尿病,难道是遗传?真正的影响因素是肥胖和口味重

    糖尿病作为我国中老年人高发的慢性疾病,向来受到许多关注。对待糖尿病,最重要的就是防控,一些家里有糖尿病老人的青年都很担心,听说糖尿病会遗传,真的是这样吗? 糖尿病也分很多种,最常见的是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遗传因素占比比较高,但是在人群中发病率很低,而二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它才是我们大家担忧的中老年人高发的糖尿病。 有人会问,为什么人…

    2021年12月3日
  • 这7大不良生活习惯伤脾胃,请别太“作”,吃对了也能养护脾胃健康

    三餐不固定 顿顿吃外卖 夜宵不间断 这些可能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这也让胃病成了现代人的高发问题之一。数据统计,在我国有将近1.2亿的肠胃疾病患者! 7大伤胃生活习惯 肠胃重在日常的养护,不仅是吃饭问题,生活中还有不少习惯都是导致胃病的诱因!尤其是以下7种: 1、烟酒不离身,浓茶、咖啡常常饮 早上喝杯咖啡,吃饭喝点酒,饭后抽个烟、喝杯茶,都是不少人都有的习惯,…

    2020年7月12日 养生误区
  • 世界骨质疏松日——这种“静悄悄”的病只补钙就能预防吗?

    今年10月20日是第22 个世界骨质疏松日。许多人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患骨质疏松症,殊不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年轻人的骨量悄然流失,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性骨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原发性骨质疏松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退行性…

    2019年10月20日 养生误区
  • 睡眠质量不好怎么办?首先检查是否有这些错误的失眠姿势

    昨天是“世界睡眠日”,我们在文章《不是睡不着就是睡不够?“世界睡眠日”专家支招如何睡个好觉》,结合现在疫情期间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做了分享。 天下第一大补就是睡觉,别不信!我们来说说怎么睡才最补! 正是因为好的睡眠至关重要,所以再怎么说都不为过。今天依然来写关于睡眠的文章。 许多人都有失眠的困扰,失眠会导致脱发、体虚、猝死……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可能是你睡前做了…

    2020年3月22日 健康分享
  • 中医养生知识:补法泻法以及什么时候用到

    之前听过老中医讲过补法、泻法、平补平泻。就像之前上学一样,一听就懂,一操作就错,而且时间久了,对于并非全职从事中医事业的朋友来说忘得更快。 所以自己整理了这篇文章,用于自己以后的学习实操。 通过按揉特定的穴位和经络,能够起到养生和延寿的效果。当然按摩并不是简单无章的乱揉,它也是有所讲究的:按摩也有补法、泻法、平补平泻。 什么是“补泻”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

    2022年1月7日
  • 说说屁股,屁股上“两团黑”是病吗?还能变白吗?屁股大好生养?

    进入三伏天,经过夏季烈阳的“照拂”,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手臂像分了层一样:上手臂有衣服遮挡的地方较白,下手臂由于太阳的直射而较黑…… 遮阳防晒,是皮肤不变黑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为什么有些部位的皮肤,就算不见阳光,却也可能特别暗沉,甚至黑乎乎的?不相信的话,不妨对着镜子看一下自己的屁股…… 屁股上黑乎乎的,究竟是什么? 天生的 婴儿屁股上的乌青是胎记。很多刚出生的…

    2020年7月25日 养生误区
  • 关爱心血管健康,从正确的观念开始,请避开这些错误的养生观念

    心血管疾病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从正确的养生观念开始。 心梗、脑梗等心血管疾病是常见可怕的健康杀手。因此,有些人对于一些“保养血管”的谣言深信不疑,每天一杯红酒、每天喝点醋、换季输液…… 这些常见的心血管保养谎言,坑了不少人! 常见的心血管保养谎言,坑人! 设法排血管“垃圾”?——多此一举 生活中不少人相信,心梗脑梗是因为血管堵了,血管堵是因为血管中垃…

    2020年9月13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