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作养肝护肝——常闭双眼养肝血

之前我们有文章介绍过“肝脏好不好,看眼睛就知道”。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在传统中医养生中,眼睛还是肝脏的“窗户”。

《黄帝内经》记载,“肝受血而能视”,意思是说眼睛的生理功能主要依赖于肝血的濡养。中医强调肝主藏血的功能,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

眼皮就好比肝脏工作和休息的开关,当人闭上眼或者睡着,肝脏就开始休整,发挥其藏血的功能。闭目养神随时随地都能做,也可选择安静之处闭目独坐,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安心养神,有助疏通全身经络、气血流畅。在闭眼的同时可配合眼功练习,能够改善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眼肌疲劳等症状。

“肝主藏血”,肝主目。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眼疾其实多与肝病有关,迎风流泪是肝的收敛功能不足,眼睛干涩则是肝的精血不足,因此,传统养生非常强调闭眼养肝。不管是闭目养神、日间小憩还是夜间按时睡眠,都是养肝血的重要方面。

具体做法是:

轻闭双眼,用两手大拇指在外眼角太阳穴附近揉圈,然后每转5圈,手按住太阳穴往后方向轻轻带一下,酸胀为好。

或两手四指并拢覆在双眼上,先由内向外轻轻转摩24次,再向内转摩24次。

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

午饭后小憩对肝脏大有益处,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护肝方法。研究结果显示,闭目休息时流经肝脏的血液比站立活动时增加40%左右。通过肝脏的血流越大,肝脏得到的营养供给就越多;同时还可以减少肝脏本身的能量消耗,加快肝细胞恢复。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2)
上一篇 2019年3月10日 下午9:59
下一篇 2019年3月12日 下午6:35

相关推荐

  • 桑葚子的功效与作用——一颗桑椹七味药

    昨天老妈给我拍了家里种的桑树上挂满了桑葚。 老妈亲自采摘的,是不是很诱人。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应该知道,那个年代没有什么零食水果,基本都是吃的野生水果,基本都是纯绿色无污染的。 以前小不知道桑葚子有什么具体的功效与作用,长大了慢慢了解到原来小时候吃到的这小小一粒桑葚子的营养价值这么高。今天就为大家一一列举出来。 桑椹也称“补血果”,又名桑果、桑葚、桑泡…

    2019年5月13日
  • 为什么一到春天就犯困?春困怎么办?

    《内经》云: 春气者,病在头,年高气弱,清气不能上升头面,故昏闷尔。 春天对应着阳气升发,阳气上升至脑窍则神清气爽,头脑灵活;阳气不升,则气血、营养物质无法运送至大脑,容易导致大脑缺氧。 脾胃是人体气机上下升降的重要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着气机升降出入的动态平衡。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若这个平衡打破,就会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2020年3月6日 养脾胃
  •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之后,我们该如何养生

    虽然今年春季收到疫情影响,这样更加提醒我们应该注意身体健康!春季作为一年的开始,我们更是应该在此时开始打好健康保卫战。 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始生,所谓“一年之际在于春”,立春养生很重要。立春时节里,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中医养生方法,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力求身心和谐,可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我们将从饮食起居、运动等各方面告诉大家该如何做…

    2020年2月12日 养肝护肝
  • 肝病都是拖出来的,一旦晨起有4个表现,是肝在“求救”

    俗话说,养肝就是养命,肝不好,未老先倒!肝脏作为我们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也是身体里最强大、功能最多的器官。肝养好了,身体也就好了! 但是由于肝没有痛觉神经,在其病灶早期时,身体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一些小症状让人忽视,使病情不断恶化,那么肝不好会有哪些症状呢? 提醒:肝不好的人,清晨起床后会有4个’怪象’ 1、尿黄如茶 因肝损伤后,…

    2021年8月24日
  • 五脏邪火不简单,胃火、肾火、肝火、肺火、心火该如何区分?

    时值春季,多风干燥,很多人出现了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口舌生疮、口干口臭、皮肤瘙痒、鼻干流血等症状,人们会说,这是“上火”了。 “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春天万物复苏,阳气上升,容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春燥上火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 上火的表现不仅仅是嘴角发红、发炎、嘴唇干裂,食入过于辛热的饮食以及干燥…

    2019年3月31日 养肝护肝
  •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养生很重要

    立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因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养肝护肝和调节心情。 中医认为,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因此人们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良好的心态。 从节气上看,尽管立春是春天的开始,但还是非常寒冷。因此,应该结合地区和气候实际进行养生保健。 尽管已经立春,但天气依然是乍暖…

    2019年2月4日
  • 24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到,起床不要晚于这个时间

    中医认为,惊蛰[zhé]这天 “雷鸣蛰醒、万物复苏”,动物开始苏醒,植物开始生发,人的身体也处在阳气生发,清浊激荡的关键时刻,养好惊蛰到春分这十几天,比吃什么补药效果都好! 春主醒、主动 一年有24个节气,而一天就是一年的缩影,也是有24节气的。 3点立春,4点雨水,5点惊蛰,6点春分,7点清明,8点谷雨; 9点立夏,10点小满,11点芒种,12点夏至,13…

    2020年3月5日 春季养生
  • 肝主筋,养肝揉地筋必有神奇功效!赶紧试试吧

    自从自己筋拉伤后,现在就特别注意养筋了。而且“肝主筋”这3个字,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肝不好,相关的筋就会出现问题。另外还有“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越发体现肝、筋的重要性。其实什么时候重视这个问题都不晚。 《黄帝内经》上说:“肝主筋”。筋是什么呢?筋就是人身体上的韧带、肌腱部分。很多病症,说不清原因,但都可以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从筋论治。人的身体里有一些总开关,…

    2019年9月30日
  • 现代人2大最伤肝行为,通过穴位和食疗方法养肝护肝

    春主生发,春应肝,也就是说:春季肝气当令,是肝脏的疏泄功能最强的时候,这时养肝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春天不养肝,夏天徒伤悲 《黄帝内经》说: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同时也指出:无春即无夏! 也就是说:有了春天的肝生,才会有夏天的心长、秋天肺的收敛和冬天肾的潜藏。如果春三月肝气生发不旺,到了夏天那有能量做到:肝木生心火呢? 所以《黄帝内经》:春三月…

    2020年4月16日 养肝护肝
  • 手脚冰凉,按揉穴位由内而外”供暖”,轻松暖身

    冬季、初春由于温度低,天气寒冷,人体的血管会收缩、血液回流能力会减弱,使得手脚,尤其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环不畅,引起手脚总感觉冰凉。

    2019年2月27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