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膝关节超伸?怎么改善膝关节超伸?

站久了你的膝盖会疼

从身后看你的小腿会特别粗

走路、跑步的时候小腿会先累

大腿前侧突出

……

很多人以为身体本来就是这样,甚至以为这是常态。但其实呢,这些现象有可能都指向同一个原因——膝关节超伸。

一、什么是膝关节超伸?

膝关节超伸 膝超伸

在正常的中立位站姿中,我们膝关节应该处在一个放松、非锁死的状态,从侧面看,髋、膝、踝三个关节应基本在一条直线上。然而,当膝盖向后顶死时,髋关节前移至膝关节相对位置的前方,足部着力点移至前脚掌,这种状态一般被称为膝关节超伸。

二、膝关节超伸形成的原因

1、先天因素

有些人天生结缔组织强韧度就比较差或者关节活动度比正常范围大。

2、后天因素

  • 包括有病理性的改变,如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膝过伸;
  • 产后骨盆前倾、前移;
  • 长期不良的身体姿势,如步态异常造成的臀大肌无力,支撑其膝关节过度伸直。
  • 常穿高跟鞋等方面导致膝关节代偿过伸。

3、外力引起的损伤

比如运动或事故中的冲撞。

4、运动项目对人体的特殊要求

运动项目的特殊性,如舞蹈演员,尤其是芭蕾舞。为了更稳定的单腿站立的舞姿,膝关节长期处于超伸的状态,肌肉渐失弹性,就变得僵硬、肿大。

5、与负重习惯有关

比如在站立时候借助膝关节锁死来维持稳定,又或者力量训练中,每次膝盖都过分伸直到达关节锁死位置。

6、不良的站姿与重心分配

比如由于骨盆前倾或前移使重心过度前移,导致人体重力的力线通过膝关节前方,长期水平向后的压迫可能引起膝过伸。

三、膝关节超伸的危害

1、膝盖疼痛

膝盖疼痛

因为不正常的站姿体态,身体需要过度收紧股四头肌来维持平衡,同时小腿后侧肌肉紧张,小腿前侧(胫骨前肌)无力,在下蹲或者下台阶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膝关节代偿,产生损伤。

2、功能性扁平足

我们的足部像拱形桥一样呈现弓弧形,是身体稳定的保障。足弓是关节、韧带和肌肉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它的弯曲和弹性可以适应不平地面,起承重和减震作用。足弓的生理弧度发生任何改变,都将影响足弓的承重功能、走、跑和体态的维持。

扁平足

膝超伸会引起足底或小腿后侧筋膜过度紧张,导致足跟支撑不足。由于肌肉力量的不平衡,引起足弓下陷,内侧脚弓几乎或已经平贴在地面上,造成功能性扁平足。

3、腰痛

由于膝盖超伸,需要重心前移来维持平衡,继而引发骨盆前倾,引起腰疼。

4、腿型问题

什么是膝关节超伸?怎么改善膝关节超伸?

为了维持身体平衡,继发性出现腿型问题。

如果你的膝关节超伸已经非常明显,且膝关节经常疼痛。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

去医院!(挂骨科、运动医学科)

膝超伸如何纠正和康复?

改善膝超伸,我们需让较强、过度紧张的肌肉放松,让较弱、过度拉伸的肌肉得到适当的锻炼。

1、慢慢改变足底承重方式

正常情况下,我们脚底的承重应当均匀分布在足跟与前足之间,如下左图。

足底 扁平足

如果足底或小腿后侧筋膜过紧,就有可能引起足跟支撑不足。为了平衡,身体可能会采用骨盆前移或前倾的姿势,让整个重心更多落在前方,长此以往,使力线更多穿过膝关节前部,导致膝过伸。

所以,针对过紧的足底筋膜,可以使用网球或者高尔夫球滚足底,放松筋膜。

滚动时,足底会有很明显的压痛点,先大面积滚,再重点滚压痛点。

滚足底 放松筋膜

2、坐姿单腿弯举

坐姿单腿弯举 腿部锻炼

3、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体态

体态 站姿

被膝过伸困扰的人,往往因为关节稳定性和神经肌肉控制力差,没有正常体态的概念,在日常各种动作中都会无意识的出现膝关节过伸,长此以往便会愈发严重。因此,在日常中,就要时刻提醒自己采用正确的站姿、走姿,在大脑中有意识的进行纠正。

4、考虑其他部位的代偿效应

正如此前提到的,足部承重问题会导致膝超伸及其他问题,因此需要整体分析体态,不局限于问题部位。人体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机体,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后另一个环节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整体调节也是必要的。

5、注重运动前的膝关节热身

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承担着大部分的体重,它承重和运动时要依靠软组织来稳定和协调,所以也非常容易受伤。所以,当膝关节不适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1573.html

(3)
上一篇 2020年4月16日 下午9:54
下一篇 2020年4月17日 下午8:22

相关推荐

  • 《谷物大脑》:我们的饮食方式,全错了!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本书——《谷物大脑》,因为最近我在听《冬吴同学会》第二季第21集商品的立场这集讲到了这本书。这集更多是站在商业营销的角度来说的,但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健康。 这本书里所阐述的关于饮食的观念,可能会让你脑洞大开,但是,或许这就是真相呢?以一颗接纳的心,试一试,也许你的健康状况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 作者:戴维·珀尔马特医学博士是一名具有专科医…

    2021年7月14日 健康分享
  • 五脏六腑阴阳

    中医学将内脏分为“脏”和“腑”两类。 一些实质性的脏器,包括肺、心(及心包)、肝、脾、肾,《内经》说它是“藏精气(神)而不泻”,故称为“藏”(脏),属阴;相对地,一些管腔性的脏器,包括胃、小肠、大肠、胆、膀胱、三焦,《内经》说它是“传化物而不藏”,故称为“府”(腑),属阳。 五脏六腑及形体组织的阴阳属性: 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

    2021年12月7日
  • 手指麻木是怎么回事?不同部位的麻木不同症状

    手指麻木,换句话讲就是感觉神经异常。手指麻木到底是怎么回事,看看手指感觉神经的“来龙去脉”就知道了。 颈段脊髓分出神经根,在颈部组成臂丛神经,再分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等通上臂和前臂,最后成为末梢神经分布到手和手指。因此,手指麻木无不是以上这些神经出现了问题。 手指麻木的常见神经性病变 末梢神经炎 手指末梢神经由于中毒、感染、维生素B缺乏、手指供血障碍等原…

    2021年8月21日
  • 十条养生箴言,注重传统中医健康养生的你值得收藏!

    1、天人合一,顺应天地 为什么要把这条放在第一位,我觉得这才是养生的基础,顺应自然。 《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天地自然之中,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交合,万物滋生,人类为万物之中最为贵重的成员,是禀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存的。 因此天地自然的变化,必然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存在种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比如,在…

    2020年7月11日 健康分享
  • 养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实对于养生,真的急不来,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因为我们自己的身体一直在变化,我们需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随时做调整。 养生是一种预防。这就像是我们在事业上的积累一样,每一天的小积累、小进步可能感觉不出来,量变引起质变,一直坚持养生,别人都放弃了,你还在坚持,你比别人付出得更持久,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现在做的关于养生的保健,都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健康。 养生需…

    2022年1月21日
  • 人体四把火,都“烧”在哪儿?火在肝里失眠,火在胃里口臭,火在肺里咳嗽,火在心里口舌生疮!

    为什么我总是喜欢写人体的“火”,因为我自己就是容易经常上火。在前几天的文章《大部分人都无法避免的湿气重怎么办?分享5个穴位健脾和胃》中我就分享自己的情况。 如果你出现目红眼赤、咽喉干痛、鼻腔热烘、口干口臭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那你可能是“上火”了! 如果知道是哪个器官上火,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那么,上火一点儿也不用怕! 人体四把火,都“烧”在哪儿…

    2020年9月6日 健康分享
  • 中医判断健康的十大标准,值得收藏后自己对照

    中医对于健康有非常明确且详细的判断准则,但对于大众来说,更有必要提供一些实际且方便的观察项目。因此,参考美国名中医倪海厦的观点,列出八大标准,这些标准多是生活原则,可供大家自己判断健康状态。以便防微杜渐,及早治疗。 第一个:一觉到天亮 这是心气平衡的表现。心主神,白天要工作,神当精神则精神,夜里要睡觉,神当潜藏则潜藏。但神的表现正常还要求五脏六腑都协调才行。…

    2020年7月30日 健康分享
  • 食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食物的四气、五味、五色,以及升降浮沉等一般性能,都具有不同属性。它们的平衡对人体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四气:温、热、寒、凉四种性质,也称四性。 五味:酸、甘、苦、辛、咸。(没用淡味一说,淡味就是无味了) 四气 四气五味虽为抽象代表某种食物作用的符号,但食物的天然气味也确实反映了该食物所具有的化学成分,以气味来说明食物的性能和作用,有其科学基础的。各种味道都有…

    2022年1月20日
  • 身体不同部位肥胖是什么引起的?

    肥胖,一定是身体出了问题!哪个部位胖,说明哪里有情况,请对号入座 1、上身胖:是我们的脾胃不好引起的;2、下身胖:是我们的肝胆不好,肾经排毒不好造成的;3、胳膊粗:是我们的肠胃不好,心肺功能弱,心经,大肠经不通导致的;4、后背肥胖:是我们的膀胱经不通导致后背肉厚,月经普遍不好;5、腹部脂肪堆积:主要是我们的宫寒导致; 最后一点很重要: 6、全身胖:馋,懒造成…

    2020年8月14日
  • 预防跌倒不止是防骨折!老年人须重视这些事

    据统计,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有一半以上的老人因跌倒而受伤住院,且老人年龄越大,跌倒受伤的风险越高。 预防跌倒 肌肉的减少和肌力的下降会使老年人下肢力量减弱,平衡感降低,导致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老人摔倒后容易出现髋部骨折,而髋部骨折对于老人来说这些是致命性的,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骨折本身不致命,而骨折造成的各种并发症却是会要人…

    2021年7月14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