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三忌,三宜,避暑三秘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24节气 大暑节气
24节气 大暑节气

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炎热程度超过小暑。

大暑之后,就是立秋。

夏天即将结束,极度的高温之下,已有阴气显现。

人的气血发散于外,内里反而空虚,是一年之中最容易生病的时节。关于大暑节气我们在之前文章《24节气养生之大暑节气养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大暑节气》也讲到过相关知识。

1、忌晨练

晨练

暑天最忌讳晨练。

夏天植物的呼吸作用很强,早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高,晨练无宜。

另外,夏天老人的血压较高,尤其是早上。早上锻炼身体,很容易发生危险。

暑天健身一定要讲究方法。

可以在傍晚时分,做一些不剧烈的运动,比如散步、太极拳,稍微出汗即可。

2、忌贪凉

虽然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是阴气已显。

冷饮、瓜果生食尽量少吃。

冷饮 冰镇啤酒

冷食吃的太多,很容易损伤脾胃,积攒湿气,等到冬天会引起诸多不适。

空调不要直吹,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6度。

在睡觉、洗澡过程中也不可贪凉。不要用冷水洗澡,睡觉的地方不宜过凉。

如果用凉水洗澡,人体的热汗散发不出来,憋在身体中,很容易生病。

用热水洗澡,洗完之后,身体排汗完成,会发现身体会舒畅很多。

3、忌大喜大悲

夏季雨水和炎阳交替,闷热的天气让人的心情烦躁。

情绪 息怒

此时心血管的压力较大。

年纪大的人,一旦情绪激动,很容易损伤心脏。

所以,夏天一定要注意清净养心,控制情绪。

俗语讲:心静自然凉。

可以尝试音乐、画画、沉思打坐,让自己保持心境的平稳。

静为躁君,心灵经常与清静为伴,健康才能有保障。

1、宜吃苦

夏主火,火入心。

“多吃苦”能清热养心。

像苦瓜一类的苦味食物,可以刺激味蕾,促进食欲。

凉拌苦瓜

苦丁茶、莲子心,则可以清心火,止疮痛。

而且,对于心气虚的人,还能补心气。

不过,苦瓜性凉,对于脾胃比较虚弱的人来说,并不适合食用,吃太多反而会引起腹泻。

脾胃虚寒、久坐办公室的人也不宜吃太多苦。

2、宜晚睡早起

中医讲:“顺四时而适寒暑”,人的作息要顺应四季轮转。

夏天阳盛而阴虚,白昼时间长,要晚睡早起。

晚上十一点,早上六点,是较为健康的作息。

中午可以适当小憩,尽量控制在30分钟左右,以免影响晚上休息。

3、宜补钾

夏天人排汗多,身体的无机盐大量排出体外。

此时人们常常以淡盐水补充盐分,而忽略了补钾。

钠钾失衡,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夏天一定要补充钾元素。

喝茶、吃菠菜、吃番茄、吃红薯,都是很好补钾方式。

1、多吃瘦肉

暑天虽然阳气旺盛,但是对人来讲却是一个“内耗”的过程。

很多人“苦夏”,只吃水果蔬菜。

长此以往,营养不够,很容易生病。

除了果蔬之外,一定要吃正餐。

吃谷物,出汗会损失维生素B,所以馒头米饭一定不能缺。

吃瘦肉,夏天内脏消耗很大,一定要多吃优质蛋白,少吃油脂。

2、摇扇降温

在家家都有空调电扇的时候,扇子几乎被人遗忘。

但是扇子的好处是不会被吹着凉。

天气炎热的时候,摇扇子既可以降温,还可以预防肩周炎。

老年人夏季中风一般发生在右脑,所以左手摇扇子能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手摇扇子看似落伍,但是对于身体而言,有益无害。

3、热水泡脚

古人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许多疾病都跟体内湿气有关系。到了夏季,人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吃大量冷饮冷食,都会导致人体内湿气过重。

花椒泡脚

夏季要注意祛湿,多吃点祛湿食物,如红豆薏米汤等。

洗热水澡、泡脚、吃姜都是祛湿除寒的好方法。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1)
上一篇 2021年7月21日 下午2:38
下一篇 2021年7月22日 上午9:37

相关推荐

  • 进入夏天这4种体质太煎熬,该如何从饮食上调理?

    进入6月份以后,很多人已经开始感受到热浪的威力,特别是潮热多雨的天气,更容易让风、热、湿邪一起爆发,引起感冒、头晕、反胃、失眠、盗汗、溃疡、腹泻等等问题…… 最麻烦的是,不少朋友光顾着消暑,却一不小心就损耗了阳气(冷饮、空调、熬夜),反而导致疾病! 可见夏季消暑避热不能乱来!我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些清凉祛火的生活饮食调理方法,帮助大家健康舒适地度过夏天。 中医认…

    2019年6月20日 夏季养生
  • 毒五月我们必须知道的禁忌

    马上端午节了,我今天开始休年假提前回家。在路上想到今天都是农历五月了,让我想起中医老师之前告诉我的“毒月”。所以回来之后就开始整理有关毒月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汉族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月份。期间夫妻不能同房,君子应节制嗜欲,饮食上来说食物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这个月应静养,与自然和谐平定心气。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

    2019年6月3日
  • 中国穴位通鉴 电子书免费下载

    本着分享健康给大家的精神,我们收集并整理了《中国穴位通鉴》 本书目录 第一编:取穴尺寸法 第二编:十四经穴 第三编:经外穴 第四编:古代针灸穴位图选 附录 本书分5編。穴名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针灸穴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毎个穴位包括出处、别名、穴名释义、部位、穴经与穴性、主治病症、針法灸法与感传、局部解剖和简要结语。附《国际标准针灸…

    2019年4月10日
  • 夏季养生——饮食篇

    昨天我们讲到 夏季养生要点养心护阳,夏季养生作息篇——顺应四时 。从作息时间上讲到夏季养生的要点。 今天我们就从饮食上来讲讲夏天养生要注意什么 饮食养生牢记“三宜三不宜” 宜多吃果蔬 夏季炎热,人体水分流失快,饮食必须注重补水,除了多喝水以外,要多吃水分充足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如西瓜、西兰花、菜花、包菜、黄瓜、西红柿等。尤其一些深色的果蔬,如胡萝卜、红黄番…

    2019年6月2日
  • 一起走进二十四节气养生——小满节气养生

    这是我开始写二十四节气的第3篇文章。为什么要把二十四节气养生作为一个专题来写。因为既然是中医健康养生知识分享,就应该结合四季的环境来写。二十四节气把气候以及季节的特点展示的淋漓尽致。传统健康养生一年四季不同,养生侧重点也不同。而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的智慧精华,每个节气都有他的特点。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是立夏。我也专门写了立夏养生的文章。大家…

    2019年5月21日
  • 夏季养生要点养心护阳,夏季养生作息篇——顺应四时

    看标题就知道大概了,这也是我一贯的方式,直接、看门见山,不喜欢标题党的方式。 有一定中医基础的人都知道,五季五脏对应关系,夏其实分为夏、长夏。而夏对应的五脏正好是心,所以说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对《黄帝内经》有了解得人知道,人体的生发之机就是从子时开始的,子时即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一时辰是阳气发动、万物滋生的时候。而午时,即中午11点 到13点这个时间…

    2019年6月1日 养生运动
  • 听听老祖宗说透人体疾病的根源

    本站的目的在于分享传统中医健康养生知识,我们只是把我们老祖宗的养生之道用更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传播给大家,并且大家能正视自己的健康。这样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为什么我现在越来越注重养生了?因为现在不养生,老了养医生。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其实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习惯无顾忌地挥霍自己的身体。 《黄帝内经》讲:夫百病之始…

    2019年4月9日 冬季养生
  • 宝宝吹空调的正确方法,宝宝不感冒发烧,宝妈宝爸少担心!

    炎炎夏日来临,空调成为了必不可少之物,很多有宝宝的家长在空调的使用与否、如何使用上有很多的争议,那么夏天到底能不能让宝宝吹空调呢? 个人建议,尽量少使用空调,为什么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汗才是夏天最好的保养品,这篇文章会告诉。 前段时间宝宝感冒发烧,整晚39度高烧,整晚抱着宝宝感觉全身好烫,作为新手奶爸真的很担心,所以以后自己应该多了解些宝宝健康知识,一旦自…

    2019年7月26日
  • 今日入伏,24节气养生之三伏天养生

    2020年三伏时间 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末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就是三伏天!

    2020年7月16日
  • 夏季养生经络穴位调理——夏季做背百病消退

    夏季是做背部最佳时期。很多人不知道,做后背是为了什么。其实做后背,做的是五脏六腑,调的是我们的心,肝,脾,肺,肾。疏通经络,袪除体内寒湿,促进背部经络的排毒、排汗功能,这才是治疗万病的根本。 背下部对应脾、胃、肝、胆,腰部对应肾、膀胱、大肠和小肠。所以保养背部也成了养生很重要的一点。自己对照一下吧! 1、大椎突出、色素沉着 肩颈长期劳损,易引发肩周炎,肩颈经…

    2020年6月13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