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健康有哪些伤害?

什么是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健康有哪些伤害?

“肃杀之气”有何杀伤力?

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秋天的“肃杀之气”摧折草木,对人的健康也有损害。想一想,这其实并不难理解。这种破坏之力会削弱人的免疫力。我们在《秋天的肃杀之气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要注意调理肝气》就简单提到过肃杀之气。

人体是个移动的城堡,有自己的防守体系。这就是对外来侵袭和内部骚扰的抵抗能力。

传统中医认为,人是个有机整体,如果阴阳平衡,就不会发病。人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需要不断适应变化,随时自我调整,从而达到动态的平衡。

秋天冷暖变化、气压变化和湿度变化等都比较剧烈,人体处在气血的重新调整期。这段时间气血不充、阳气不足、正气不盛,导致免疫力下降,病毒和细菌容易趁虚而入,轻则感冒咳嗽,重则心梗脑梗,甚至危及生命。

秋天的一些不利因素还会直接导致发病,或导致病情加重。比如秋天相对较干燥,如果你的保健意识和方法不到位,你就容易被秋燥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喉咙疼痛、肺热咳嗽等。

并且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过敏物质较多,容易诱发皮肤病、气管炎等。因此秋季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且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中医理论中还有个“寒气”概念,很适合拿来分析“肃杀之气”。在一年的四个季节中,人类终老或病逝的数量排名,第一位是冬天,其次是秋天。个中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寒冷。

寒气是健康的一大杀手。它不仅能引发感冒、腹泻等寻常小病,还有更严重的杀伤力。人体遇冷时肌肤会收紧,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能减少热量损失。但这会导致皮下血管收缩,情形剧烈者会使血脉闭塞,导致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

在寒气的激发下,旧病容易复发,已发之病容易恶化。

如果情形不算剧烈,但持续时间较长,寒气会在体内沉积,形成“病根子”,导致多种慢性疑难病症。比如寒气凝滞血脉,会导致各种痛症;寒气阻滞水液代谢,会导致水肿、风湿、类风湿等。

尤其一些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最容易受“寒气”伤害。对他们来说,每个秋冬季节,都可能成为生命中的一道坎!

“悲秋”心绪本身也是杀手

另一方面,秋天给人带来的心理上的负效应,也使免疫力下降,并进而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秋天万物萧索,象征一年繁华时光的结束。人们触景生情,容易联想到破败、垂暮,甚至死亡。身处其中的人,有意无意间会出现消极情绪。

中国人自古就有“悲秋”的文化心理。你看“愁”字的写法,就是“秋”和“心”的组合。古人把秋日心绪指向了“愁”,指向了“惆怅”。

这种文化基因深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自古以来,历代都有对秋之“肃杀”的描述:
战国的宋玉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代文豪欧阳修的名篇《秋声赋》中写道:“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外在的环境变化,很容易内化为中国人的心绪。因为中国文化中还有个“天人相应”观念。

按照五行学说,人的肺脏属金,而秋天也属金,二者相应。肺主气司呼吸,控制人的情绪变化。
肺气虚的人对秋天气候变化敏感,尤其是中老年人,目睹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秋景,常在心中引发悲伤之感,产生抑郁情绪。

古人对秋之“肃杀”的理解,还体现在政治制度上。除非十恶不赦的罪犯要“斩立决”,一般死刑犯都要“秋后问斩”。这正是古人顺应“天道”的表现:春天万物萌动,夏天草木丰茂,秋天则衰败凋零,这时候执法夺命,似乎很“应景”。

这种无处不在的“悲秋”心绪,如果排遣不力,对人的健康是一种损耗。尤其是性格敏感的人和脾气暴躁的人,长期的不良情绪不断积累,容易导致重症肺病、肝病、心病等。

而这种低落的情绪,对健康的人来说尚容易排解;对体弱或患病的人,往往较为困难,导致病情雪上加霜。

秋日防病身心都要调整

那么,如何抵挡秋天的“肃杀之气”?这需要身体和心灵两方面都着力应对。

从身体健康角度讲,秋天带来哪些不利因素,就要针对性地弥补一下。秋天干燥,一些燥病,如糖尿病、皮肤病、支气管病等容易加重,需要及时补水、润肺,要多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以保持体内水分充足。

秋天日常饮食也宜清淡,切记少吃辛辣、肥腻的食物,以免多生内热。内外燥热之气相逼,身体就会出乱子。

秋天尤其要少吃生姜。生姜属于热性食材,多吃容易上火,会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古代医书就有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同时要有意识地调整心态,虽然无可避免地会看到秋之萧瑟,但要增加些理性认知,尽量达观地看待上下、进退、消长、得失。

在满目秋景中,自己会想到“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会想到“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但也要想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以及“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虽然身处同样的环境中,但随着你想法的调整变化,看到的风景就会不同,你的情绪也会好起来!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2)
上一篇 2021年12月17日 下午4:48
下一篇 2021年12月18日 上午11:36

相关推荐

  • 秋冬应季4大水果,护血管、抗衰老、防便秘

    俗话说:春天吃花、夏天吃叶、秋天吃果、冬天吃根,秋天是水果最丰盛的时节,各种瓜果相聚成熟,果香透体而出,有的浓郁、有的清香……吃对水果可以预防各种疾病,秋天这4种水果很养人。 苹果抗氧化、通便、美容 苹果营养丰富,被称为水果中的“全科医生”,有“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的说法,不仅酸甜可口,营养也比较全面。 1、润肠通便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纤维素,这些…

    2021年10月18日 秋季养生
  • 善待你的胃,并调养好它,生活才会有滋有味

    最近丈母娘的胃病又犯了,吃饭不香,睡眠质量也不好。这也是年轻时候犯下的“错”。年轻时总觉得咬咬牙就过去了,当时确实过去了,但是这笔账留到现在连本加利一起算就让人痛苦了。所以说你的自己身体犯下的错,迟早是要还的。 现代人都离不开一个“忙”字。由于长期处在急骤紧张的生活,吃不定时或经常一餐当两餐,导致很多人都患有胃病。 胃病不单影响健康与生活质量,面对自己喜欢的…

    2019年9月2日 养脾胃
  • 肺为娇脏,为五脏六腑之盖,秋季养肺要做到“温”“润”“静”

    入秋之后,天气依然很热,许多人仍保持着暑天吹空调、吃冷饮的生活饮食习惯,即所谓的“秋行夏令”。气温虽然不变,但节气已转换,秋风起,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天地阳气渐收,稍不注意就会受到外邪的攻击。 中医认为:“肺为清虚之体而居高位,为五脏六腑之盖,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外感六淫之邪自口鼻皮毛而入,多先犯肺,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而发病。”也就是说,肺为娇脏,忌…

    2020年9月5日
  • 得健康者得天下

    司马懿最厉害的就是身体太好了。曹操死了,他没死。曹操的儿子死了,他没死。曹操的孙子死了,他还是没死。打不过诸葛亮,但把诸葛亮熬死了,最后三国归晋完成一统中国的伟大梦想。 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功,身体健康真的很重要,别光有目标、有理想、有能力、有人脉、有金钱,结果没有健康,一切都白忙! 得健康者得天下。年过完了,各位朋友该开始养生健身了。祝大家狗年身体棒棒棒!!!

    2019年2月1日
  • 秋天养肺润肺吃这“九白”,巧养娇肺,男女老少都需要

    之前文章我们也介绍过《《黄帝内经》教你五色食物养五脏 你吃对了吗?》,白色对应肺部。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其位最高,不耐寒热”,且肺“喜润而恶燥”,最易受燥邪伤害。所以入秋后,肺是最容易被伤害的。 肺是我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其他脏腑有覆盖保护作用,肺在秋天最易伤,但反过来看,此时也是养肺的黄金时机。 十白吃出一颗黄金肺 想要养肺,简单的就是食疗,在所有颜色中…

    2020年9月3日 养生运动
  • 24节气养生——白露节气养生要点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写白露节气的文章了,大家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白露节气如何养生》。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

    2020年9月7日 秋季养生
  • 24节气——今日立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立秋节气如何养生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暑去凉来、秋天将至。此时,气候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 但其实,立秋时伏天还没过去,所以常常是“秋已立,暑难消”。因此,在这秋夏相交之际,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立秋养生要点 01、养阴为上 饮食应以“少辛多酸”为原则,选择口味清淡、润肺养血的食物,以养护阴气。少食葱、姜、辣椒等辛味之品,多食酸味水…

    2021年8月7日
  • 年轻人在办公室就可以练的养生方法

    劳宫+关元穴位组合,让全身都暖暖的很贴心 劳宫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劳宫穴有安心养神的功效。 关元位于任脉,肚脐下三寸。关元位能够固本培元、补肾益精。 刚好今天有降温了。大家可以试试。 双手合十,然后等感觉手发热后,将手掌放进衣服内,紧贴关元穴。 此动作不仅上班时能做,下班回家卧床也能做。 女性常做可以调理月经,男性常做可以壮阳强身。 这两…

    2019年4月9日 养生运动
  • 出伏后温差大,这34天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今日出伏(昨天是超长三伏天最后一天),漫长的三伏天,正式走到尽头了。难熬的炎炎夏日随着伏天一起结束。 出伏后,昼夜温差变大,一天中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今天就有明显的感觉,伏天晚上6、7点外面的温度都很高,今天吃完晚饭出来感觉很舒服。 出伏后这段时间,也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 从8月21日(出伏)开始到9月23日…

    2019年8月21日 养肺润肺
  • 二十四节气养生——霜降养生全攻略!调补五脏的方法都帮你整理好了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 是秋天的最后节气,意味着各地很快就要进入冬天了。对于尚未做好准备的人体来说,那是一道“难过的坎”。 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俗话有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渐冷;冻则有霜,大…

    2019年10月25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