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健康有哪些伤害?

什么是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健康有哪些伤害?

“肃杀之气”有何杀伤力?

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秋天的“肃杀之气”摧折草木,对人的健康也有损害。想一想,这其实并不难理解。这种破坏之力会削弱人的免疫力。我们在《秋天的肃杀之气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要注意调理肝气》就简单提到过肃杀之气。

人体是个移动的城堡,有自己的防守体系。这就是对外来侵袭和内部骚扰的抵抗能力。

传统中医认为,人是个有机整体,如果阴阳平衡,就不会发病。人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需要不断适应变化,随时自我调整,从而达到动态的平衡。

秋天冷暖变化、气压变化和湿度变化等都比较剧烈,人体处在气血的重新调整期。这段时间气血不充、阳气不足、正气不盛,导致免疫力下降,病毒和细菌容易趁虚而入,轻则感冒咳嗽,重则心梗脑梗,甚至危及生命。

秋天的一些不利因素还会直接导致发病,或导致病情加重。比如秋天相对较干燥,如果你的保健意识和方法不到位,你就容易被秋燥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喉咙疼痛、肺热咳嗽等。

并且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过敏物质较多,容易诱发皮肤病、气管炎等。因此秋季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且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中医理论中还有个“寒气”概念,很适合拿来分析“肃杀之气”。在一年的四个季节中,人类终老或病逝的数量排名,第一位是冬天,其次是秋天。个中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寒冷。

寒气是健康的一大杀手。它不仅能引发感冒、腹泻等寻常小病,还有更严重的杀伤力。人体遇冷时肌肤会收紧,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能减少热量损失。但这会导致皮下血管收缩,情形剧烈者会使血脉闭塞,导致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

在寒气的激发下,旧病容易复发,已发之病容易恶化。

如果情形不算剧烈,但持续时间较长,寒气会在体内沉积,形成“病根子”,导致多种慢性疑难病症。比如寒气凝滞血脉,会导致各种痛症;寒气阻滞水液代谢,会导致水肿、风湿、类风湿等。

尤其一些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最容易受“寒气”伤害。对他们来说,每个秋冬季节,都可能成为生命中的一道坎!

“悲秋”心绪本身也是杀手

另一方面,秋天给人带来的心理上的负效应,也使免疫力下降,并进而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秋天万物萧索,象征一年繁华时光的结束。人们触景生情,容易联想到破败、垂暮,甚至死亡。身处其中的人,有意无意间会出现消极情绪。

中国人自古就有“悲秋”的文化心理。你看“愁”字的写法,就是“秋”和“心”的组合。古人把秋日心绪指向了“愁”,指向了“惆怅”。

这种文化基因深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自古以来,历代都有对秋之“肃杀”的描述:
战国的宋玉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代文豪欧阳修的名篇《秋声赋》中写道:“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外在的环境变化,很容易内化为中国人的心绪。因为中国文化中还有个“天人相应”观念。

按照五行学说,人的肺脏属金,而秋天也属金,二者相应。肺主气司呼吸,控制人的情绪变化。
肺气虚的人对秋天气候变化敏感,尤其是中老年人,目睹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秋景,常在心中引发悲伤之感,产生抑郁情绪。

古人对秋之“肃杀”的理解,还体现在政治制度上。除非十恶不赦的罪犯要“斩立决”,一般死刑犯都要“秋后问斩”。这正是古人顺应“天道”的表现:春天万物萌动,夏天草木丰茂,秋天则衰败凋零,这时候执法夺命,似乎很“应景”。

这种无处不在的“悲秋”心绪,如果排遣不力,对人的健康是一种损耗。尤其是性格敏感的人和脾气暴躁的人,长期的不良情绪不断积累,容易导致重症肺病、肝病、心病等。

而这种低落的情绪,对健康的人来说尚容易排解;对体弱或患病的人,往往较为困难,导致病情雪上加霜。

秋日防病身心都要调整

那么,如何抵挡秋天的“肃杀之气”?这需要身体和心灵两方面都着力应对。

从身体健康角度讲,秋天带来哪些不利因素,就要针对性地弥补一下。秋天干燥,一些燥病,如糖尿病、皮肤病、支气管病等容易加重,需要及时补水、润肺,要多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以保持体内水分充足。

秋天日常饮食也宜清淡,切记少吃辛辣、肥腻的食物,以免多生内热。内外燥热之气相逼,身体就会出乱子。

秋天尤其要少吃生姜。生姜属于热性食材,多吃容易上火,会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古代医书就有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同时要有意识地调整心态,虽然无可避免地会看到秋之萧瑟,但要增加些理性认知,尽量达观地看待上下、进退、消长、得失。

在满目秋景中,自己会想到“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会想到“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但也要想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以及“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虽然身处同样的环境中,但随着你想法的调整变化,看到的风景就会不同,你的情绪也会好起来!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1)
上一篇 2021年12月17日 下午4:48
下一篇 2021年12月18日 上午11:36

相关推荐

  • 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立秋,立秋养生宜润燥养肺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孟秋,是指秋季第一个月,农历七月),丰收之际的到来。 每年8月7日到9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2019年8月8日 养肺润肺
  • 二十四节气之第14个节气–处暑,处暑节气我们该如何养生

    2019年北京时间8月23日18时2分迎来“处暑”节气。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

    2019年8月23日 秋季养生
  • 吃葡萄好处多多,这里有很全的吃葡萄常识,你get到了吗?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这个季节里能吃到的应季水果最多了,比如葡萄。自己年轻的时候总是喜欢吃零食,各种垃圾食品。现在反而更喜欢吃水果了,比如应季的葡萄我就特别喜欢。 吃葡萄有什么好处吗?葡萄该如何保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预防心脑血管病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心脑血管有症…

    2019年9月4日 心血管健康
  • 寒露过后秋燥更盛,养肺润肺有讲究!几个小方法助你养好肺

    进入秋季,特别是寒露之后,更加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有这类疾病史了人更加应该注意了。有些人这个时候也容易嗓子感觉干,嘴唇干,感觉有痰等情况。 寒露过后,秋燥将越发明显,呼吸道疾病也到了高发季节。因此,养肺是秋季养生的重中之重,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针对肺喜润恶燥的特征,通过食疗和锻炼起到润肺养肺的功效。 干燥的秋季使人的皮肤日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肺呼吸的日…

    2019年10月11日 养肺润肺
  • 秋天养肺润肺吃这“九白”,巧养娇肺,男女老少都需要

    之前文章我们也介绍过《《黄帝内经》教你五色食物养五脏 你吃对了吗?》,白色对应肺部。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其位最高,不耐寒热”,且肺“喜润而恶燥”,最易受燥邪伤害。所以入秋后,肺是最容易被伤害的。 肺是我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其他脏腑有覆盖保护作用,肺在秋天最易伤,但反过来看,此时也是养肺的黄金时机。 十白吃出一颗黄金肺 想要养肺,简单的就是食疗,在所有颜色中…

    2020年9月3日 养生运动
  • 立秋过后,养生很关键!吃果不吃瓜,吃蜜不吃辣!

    立秋过后意味着秋天的到来,虽然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但暑热还一时难消,天气依旧火爆,威力不浅,稍有不当,就容易致病。 立秋之后这段时间,天气依然以闷热为主,所谓“秋老虎”说的就是末伏这段时间。这时起,大家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补充水分、保证睡眠,多食用蔬菜瓜果,清热祛暑。 1. 依有高温天 “秋老虎”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2019年8月17日 养脾胃
  • 进入深秋后这几类人的膝盖要特别当心!几个简单小动作就能保护膝关节

    我妈妈有风湿性关节炎,所以每到深秋,关节部位就觉得冰冷。所以我让妈妈每天坚持泡脚,目前有所好转,大家可以了解下泡脚的好处: 会泡脚的人才会养生!泡脚加入不同的料,有不同的效果。 秋季到了,很多人会开始担心自己的关节,尤其是膝盖。天气一寒,膝盖就痛,整个人都不好了。 膝关节是活动范围很大的负重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人到中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最…

    2019年10月26日 养生误区
  • 秋后养背人活百岁,经络一通人体轻松!

    俗话说,秋后养背,人活百岁。我们在文章《背部经络畅通,背薄一寸百病消退,命延十年!四种背部保养法》也提到背薄一寸百病消退。 经过一个长夏,体内积聚了的寒湿、毒素、浊气……秋后无疑是最好排出的时候。 养背就等于养五脏六腑,调的是我们的心,肝,脾,肺,肾。疏通经络,袪除体内寒湿,促进背部经络的排毒、排汗功能,这才是治疗万病的根本。 不但可以祛除身体的寒湿,毒素,…

    2020年8月15日
  • 二十四节气养生——霜降养生全攻略!调补五脏的方法都帮你整理好了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 是秋天的最后节气,意味着各地很快就要进入冬天了。对于尚未做好准备的人体来说,那是一道“难过的坎”。 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俗话有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渐冷;冻则有霜,大…

    2019年10月25日
  • 24节气养生——白露节气养生要点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写白露节气的文章了,大家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白露节气如何养生》。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

    2020年9月7日 秋季养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