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养生很关键!吃果不吃瓜,吃蜜不吃辣!

立秋过后意味着秋天的到来,虽然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但暑热还一时难消,天气依旧火爆,威力不浅,稍有不当,就容易致病。

立秋之后这段时间,天气依然以闷热为主,所谓“秋老虎”说的就是末伏这段时间。这时起,大家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补充水分、保证睡眠,多食用蔬菜瓜果,清热祛暑。

1. 依有高温天

高温天气

“秋老虎”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末伏。秋老虎来临,炎热的天气仍然持续。现在虽然已立秋,但气候还会回热,全国多地仍会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

2. 暑湿未退

夏末初秋天气又热又湿,再加上人体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很容易暑湿困脾,出现了消化不良、腹泻等情况。

3. 早晚温差变大

“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这句话就是形容立秋+末伏天气多变最合适不过的。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而这样的昼夜温差,最受影响的就是血压。

4. 燥气逐渐盛行

立秋后,早晚天气稍感凉爽,然而秋燥正悄然而起。也就是说从立秋开始,燥气也会从此开始逐渐盛行,更可能化作燥邪伤及人体。

1、除湿务尽

湿气通于脾,秋伤于湿,如果立即发病,可出现腹泻等症;如不立即发病,湿邪伏于体内,至冬季则发生慢性咳嗽等病。立秋当除湿务尽,湿除才能顺利地秋收乃至冬藏。

2、健脾

内湿由脾所生,故除湿又需健脾。

山药 健脾养胃

健脾山药为首选,山药不仅健脾益胃,固肾益精,其色白,还可入肺经,顺应秋收之机以补肺,是一食三得之佳品。

3、防暑

立秋还需防暑,不仅要防日光直晒的阳暑,更要防受凉所致暑热内闭的阴暑。

4、酸收

此外,立秋气候虽多湿,但气机已在收敛,故应顺应此秋收之机,在祛湿健脾的同时,多食酸味水果,如葡萄、石榴、猕猴桃、苹果等。

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立秋后,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比如:平安“三果”:

1.柠檬 — 生津解暑

柠檬泡水

檬富含芳香挥发成分,可以生津解暑,开胃醒脾。“秋老虎”期间可以用柠檬泡茶、入菜等。另外,柠檬恰好还是一种化痰果,有祛痰功效。

2.香梨 — 润肺止咳

秋正式香梨上市的季节,梨被称为“百果之宗”,味甘微酸、性凉,入肺、有 等功效,用于“秋老虎”所致的干咳、口渴等症,也可用于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症。

3.葡萄 — 补肝益气

水果 葡萄

秋后葡萄上市,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开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之功效。同时葡萄含铁比较丰富,所以一些气色不好的人群可以赶快吃起来。


吃蜜不吃辣

秋天要多吃酸的东西,比如山楂、柠檬、杨桃、柚子等,望梅止渴的典故大家都知道,一说到酸的东西,咱们嘴里的津液就开始分泌了,可以除燥。

除了酸的食物以外,甜甜的蜂蜜也是非常适合秋季的,蜂蜜有滋阴、润肺养肺的作用,秋季吃蜂蜜再适宜不过了。

另一方面,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因为秋季渐渐干燥起来,吃多了辛辣刺激的特别容易上火。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83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16日 上午11:43
下一篇 2019年8月18日 上午10:22

相关推荐

  • 秋天干咳、皮肤干还乏力?或是秋燥作祟!这些解秋燥的方法,值得收藏!

    秋天天气燥热,人们容易出现干咳少痰、皮肤干燥、鼻咽敏感、大便不畅等症状。那么,该如何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呢?该如何防秋燥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巧喝茶解秋燥 以茶饮缓解较轻的不适症状或求养生之效,古已有之,缓解秋燥亦是可行。 任何茶饮都有限制,如“咽干咳嗽患者宜饮决明子茶”,以决明子甘苦微寒,合菊花、枸杞可起到散风热、清肝火、平肝阳的作用,但同样因其药性苦…

    2020年9月2日
  • 脾胃为后天之本,如何通过食疗养生和穴位养生调理小孩脾胃,让孩子的脾胃强壮起来

    孩子吃不好,是脾出了问题; 咳嗽反复,有鼻炎、肺炎,是脾胃虚寒了; 晚上睡觉翻来覆去,孩子脾虚不消化了。 孩子身体不好,为什么一切都是脾胃的问题呢?你真的不是在忽悠我? 相信这也是不少家长共同的疑惑。 一、脾胃虚,并不只是脾和胃的问题 中医说“心主神”遭到了质疑,不是脑控制神志吗? 一个人得了肝病,但中医医师却开了健脾的药,效果还挺好。很多人不理解。其实,中…

    2020年6月18日 养脾胃
  • 霜降养生适当“秋补” 送您几个食疗方

    今年10月23日是霜降节气。霜降的养生要点是——预防翌年虚寒证。人们要注意顺应节气变化,适时调整作息、衣物和饮食,可以通过一些食疗方法适当“秋补”。 顺应秋肃的变化,防范“秋燥” 依据《黄帝内经》秋季养生要早睡早起,以顺应秋季肃杀之气,防范秋燥。 秋天最主要的气候特点之一就是非常的干燥,霜降时节秋燥是非常的明显,十分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

    2021年10月26日
  • 脾胃受伤,五脏六腑都遭殃,你的脾胃是否健康

    中国人最容易“脾虚”了,即便没有明确的疾病, 但“脾虚”仍旧是很多国人的生命状态。之所以如此,首先,中国人用心多于用身;其二,中国人有从“温饱不足”到“小康”的巨变;其三,中国人肌肉力量相对弱。想改变这种“脾虚”的宿命,必须选择适宜的饮食和锻炼。 中医说的“脾”,不是腹腔中那个长条的器官,不是西医的脾脏。中医的“脾”指的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所以,“脾虚”的时候…

    2020年8月11日
  • 立秋后是养肺润肺的最佳时机,分享立秋食疗养生方法

    昨天是24节气的立秋,关于立秋养生我们讲了一部分: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立秋,立秋养生宜润燥养肺。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下立秋后的食疗养生。 随着秋的深入,立秋后白天虽然依旧炎热,但早晚寒气将渐盛,大家在避暑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早晚避寒。 经过盛夏的暑热熏蒸,此时正是身体恢复的最佳时机,若此时做好养生,便可以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一、进补多吃“素三宝” 古时人…

    2019年8月9日
  • 脾胃虚寒的症状有哪些

    如何理解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一文中我们提到“脾为后天之本”。那么脾胃虚寒的人有哪些症状呢? 1、脾胃虚寒的人腹部冷痛绵绵,喜温喜按 我们的脾胃就像以前烧饭的柴火灶头,这个灶头一定要是暖的,里面的饭才能蒸熟,脾胃虚寒的人就像一个冷灶头,没有火力,缺少热能,这里面的食物怎么煮得熟呢? 所以脾胃虚寒的人会喜欢吃热乎的东西,天气突然变冷或吃了凉的东西他们就容…

    2020年3月12日 养脾胃
  • 被称为“长生果”的它全身都是宝,怎样吃才更有营养

    几年前我第一次听说“长生果”这个词,没有解开谜底之前很多人问“长生果是什么?”,我也不喜欢卖关子,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花生。 为什么古人把花生称为长生果。因为他具有滋养补益、延年益寿等功效。花生还有“人参果”的美称。 对于有一定健康知识的养生达人来说,花生却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绿色健康食材。 花生通体都是宝,像花生仁里面不饱和脂肪酸,对患有心血管疾病…

    2019年5月14日
  • 秋收冬藏,秋天里请务必收好你的“阳气”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素问·生气通天论》 简单来说,阳气足的人生命强盛,而阳气不足的人则容易生病缩短寿命。秋分之后,天气开始变得寒凉,虽中午气温还比较高,但早晨和晚上温差是比较大,较易失去体内阳气,导致寒气侵体,使身体生病。那么在秋季我们该如何“藏好”阳气呢? 就要注意:尽量不要有这些损失阳气的习惯。 1、吃冰凉食物 虽然秋季天气凉爽了许…

    2019年10月1日 养肺润肺
  • 为什么会形成齿痕舌?如何饮食调理齿痕舌

    什么是齿痕舌? 正常情况下,舌头的形状一般是比较圆润光滑的。但有一种舌像,舌体的边缘不平滑,好像有牙齿咬过的痕迹一样。这种舌头上有齿痕的形状,就叫齿痕舌。 其实关于齿痕舌的的相关介绍也可以查看文章:舌头上有齿痕是什么问题?齿痕舌要如何调理呢?。 齿痕舌反应了身体什么情况? 舌头有齿痕的人,很多都是气虚之人。形成原因大多是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气重,导致舌体…

    2020年2月29日
  • 毒五月我们必须知道的禁忌

    马上端午节了,我今天开始休年假提前回家。在路上想到今天都是农历五月了,让我想起中医老师之前告诉我的“毒月”。所以回来之后就开始整理有关毒月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汉族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月份。期间夫妻不能同房,君子应节制嗜欲,饮食上来说食物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这个月应静养,与自然和谐平定心气。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

    2019年6月3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