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之后,天气依然很热,许多人仍保持着暑天吹空调、吃冷饮的生活饮食习惯,即所谓的“秋行夏令”。气温虽然不变,但节气已转换,秋风起,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天地阳气渐收,稍不注意就会受到外邪的攻击。

中医认为:“肺为清虚之体而居高位,为五脏六腑之盖,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外感六淫之邪自口鼻皮毛而入,多先犯肺,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而发病。”也就是说,肺为娇脏,忌寒热忌燥忌悲,所以秋季养肺要做到“温”“润”“静”。
穿衣“温”
肺为华盖,与喉咙鼻子相连,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秋季温差变化大,呼吸不畅、鼻塞感冒等症状比较常见。入秋后,鼻腔黏膜对早晚的冷空气刺激感到不适,容易伤风、感冒、流鼻涕。因此,早晚要适当添衣,还可以多按摩鼻子,既调养肺气,还能预防鼻塞流涕。
饮食“润”

1.补肺防燥。入秋以后气候干燥,“燥则润之”,建议多吃养阴润肺防燥的食物,如莲子、百合、银耳、南瓜、枇杷。脾胃功能虚弱、容易消化不良的人,可以吃茯苓、芡实、山药、小米、白扁豆,口干舌燥者可以加麦冬、石斛、太子参等。
推荐两个食疗方
一是增液汤:
取玄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12克,一起煎水,出现口干口渴、复发性口腔溃疡、习惯性便秘、慢性咽炎等情况可以服用。
二是银耳百合羹:
银耳、百合性味平和,二者一起煮羹饮用,可以补气养阴、润肺止咳、宁心安神,适合容易上火、虚不受补的人群。
2.少辛多酸
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泄之。”可见食酸收敛肺气,食辛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建议大家尽量少吃生姜、辣椒等辛味之品,适当食酸味果蔬,如番茄、乌梅、葡萄,以助养肺。
情志与运动“静”
秋在五脏对应肺,肺在志为悲,所以秋季要尽量内心平静,神志安宁,情绪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应主动自我调节,防止损伤肺气。

“静”不代表不运动,而是说运动不宜激烈,可选择轻松平缓的有氧项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防止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相关推荐
-
世界无烟日——为了明天请戒烟
算是蹭热点吧。之所以把世界无烟日安排在今天(5月31日),主要是因为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需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为了祖国明天的花朵请戒烟! 我自己对于吸烟也有贴身体会,当然我自己不抽烟,但是现在越来越反感身边人吸烟。自从有了宝宝,看到前面有抽烟的人,立马跟他保持距离。 迎面走来正在抽烟的人,从擦肩而过的那一刻起,总感觉他身后一路飘过的烟雾都被我吸进去了。…
-
手太阴肺经运行线——手臂上的这条线堵住了,各种毛病都会接踵而来
在人体“手臂上的一条线”,如果它堵住了,各类大大小小的毛病都会接踵而来。这条线是什么,它就是手太阴肺经运行线,为什么肺经运行线堵住了,各类大大小小的毛病都会接踵而来呢? 因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如果肺火肃降,那么大肠也可能传导失常,导致大便困难。而众所周知,便秘又会影响人体排毒,毒素在体内越积越多,各类大大小小的毛病都会接踵而来。 另外,肺经运行线还藏着很多治…
-
进入秋季寒气渐生早晚温差大,身体这几处千万不能受凉,秋补“三字经”
这两天变天了,气温下降。有风湿骨病的朋友感觉最明显了,有些关节开始隐隐作痛。夏季可能一切好如初,但是进入秋冬后这种痛开始发出来。建议这类朋友尽量不要碰冷水,因为冷水会让这种痛越发明显。 秋季,天气下肃,地气收敛,空气开始变得干燥。因此,养生当注重保暖与润燥。 民间流传“春捂秋冻”的养生理念,即到了秋凉时节,不急于添加衣服,适当冻一冻能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 但…
-
出伏后,常按头颈部,适当多吃这些食物,养肺滋阴,安稳过秋!
不少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更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其实,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暴发期。 心血管医生介绍,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于是很多人就中风、心梗、甚至猝死了。 出伏后早晚温差大,会导致人体血压压差不稳。如果这时勤按揉头颈部,可以防止血压突增。提示当人血压升高时,只要去点揉或…
-
肺爱白色食物,养肺常吃“三白”
白色食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比较多,有增强体质、润肺的作用。 养肺常吃三白:百合、白萝卜、银耳 百合属于味甘、微苦、性寒的药材,归心、肺经,食用百合对于肺部保养有非常好的效果。 就清肺效果来说,在百合中有较多的黏液质,这种物质是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人体保护肺部健康的了,同时还可以很好的滋阴润燥,而且还可以做为中药材,适合中医上治疗润燥、肺热咳嗽等。 民间早就有“…
-
秋收冬藏,秋天里请务必收好你的“阳气”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素问·生气通天论》 简单来说,阳气足的人生命强盛,而阳气不足的人则容易生病缩短寿命。秋分之后,天气开始变得寒凉,虽中午气温还比较高,但早晨和晚上温差是比较大,较易失去体内阳气,导致寒气侵体,使身体生病。那么在秋季我们该如何“藏好”阳气呢? 就要注意:尽量不要有这些损失阳气的习惯。 1、吃冰凉食物 虽然秋季天气凉爽了许…
-
听听老祖宗说透人体疾病的根源
本站的目的在于分享传统中医健康养生知识,我们只是把我们老祖宗的养生之道用更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传播给大家,并且大家能正视自己的健康。这样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为什么我现在越来越注重养生了?因为现在不养生,老了养医生。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其实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习惯无顾忌地挥霍自己的身体。 《黄帝内经》讲:夫百病之始…
-
秋天干咳、皮肤干还乏力?或是秋燥作祟!这些解秋燥的方法,值得收藏!
秋天天气燥热,人们容易出现干咳少痰、皮肤干燥、鼻咽敏感、大便不畅等症状。那么,该如何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呢?该如何防秋燥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巧喝茶解秋燥 以茶饮缓解较轻的不适症状或求养生之效,古已有之,缓解秋燥亦是可行。 任何茶饮都有限制,如“咽干咳嗽患者宜饮决明子茶”,以决明子甘苦微寒,合菊花、枸杞可起到散风热、清肝火、平肝阳的作用,但同样因其药性苦…
-
寒露过后秋燥更盛,养肺润肺有讲究!几个小方法助你养好肺
进入秋季,特别是寒露之后,更加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有这类疾病史了人更加应该注意了。有些人这个时候也容易嗓子感觉干,嘴唇干,感觉有痰等情况。 寒露过后,秋燥将越发明显,呼吸道疾病也到了高发季节。因此,养肺是秋季养生的重中之重,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针对肺喜润恶燥的特征,通过食疗和锻炼起到润肺养肺的功效。 干燥的秋季使人的皮肤日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肺呼吸的日…
-
二十四节气养生——霜降养生全攻略!调补五脏的方法都帮你整理好了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 是秋天的最后节气,意味着各地很快就要进入冬天了。对于尚未做好准备的人体来说,那是一道“难过的坎”。 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俗话有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渐冷;冻则有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