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吹空调的正确方法,宝宝不感冒发烧,宝妈宝爸少担心!

炎炎夏日来临,空调成为了必不可少之物,很多有宝宝的家长在空调的使用与否、如何使用上有很多的争议,那么夏天到底能不能让宝宝吹空调呢?

个人建议,尽量少使用空调,为什么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汗才是夏天最好的保养品,这篇文章会告诉。

前段时间宝宝感冒发烧,整晚39度高烧,整晚抱着宝宝感觉全身好烫,作为新手奶爸真的很担心,所以以后自己应该多了解些宝宝健康知识,一旦自己有了理论基础,再怎么样都不会过多担心。

宝宝感冒高烧期间,到医院后我们专门咨询了医生,感冒了是否可以吹空调,医生的回复是可以,何况正常情况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

夏日气候炎热,有时成年人都难以忍受,更何况宝宝体质特殊,新陈代谢较快,活动较多,比成年人更怕热。

所以,在相对正确的使用方式下,是可以给宝宝使用空调的,那我们在使用空调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提前清洗空调

每次换季使用空调前,应将空调滤芯滤网清洗一下。

滤芯上面附着的灰尘可能含有军团菌,一个不小心就会使免疫力差的宝宝呼吸道受到侵袭,发生肺部感染。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在夏季频繁使用空调时两个月左右清洗一次。

清洗空调方法
清洗空调方法

上图图告诉大家简单的清洗空调方法,是不是又get到了新技能,赶紧回去试试看。

重要的一定要说三遍!

请注意一定要先断电!请注意一定要先断电!请注意一定要先断电!

如果觉得麻烦或者还是不懂,可以请专业人士来清洗。


2.调整好室内外温差

空调 调整好温差
空调 调整好温差

一般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低5℃较为适宜;如果室外温度特别高的时候,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4-28℃,一般不得低于24℃,平均设置在26℃比较好。可能是我们空调效果太好了,我们感觉设定在28℃都很凉快了。
其实具体的问题设定要根据体感舒适度,如果觉得26℃有点冷,可以设定到27-28℃都可以,但是不要再往下调低温度了。


3.给宝宝适应温度的过程

宝宝进出空调房间需要一个温度适应的过程,最忌在炎热出汗状态下突然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

因为骤然的温度降低会导致宝宝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甚至内脏血管收缩而导致感冒、头痛、腹痛等症状。

最佳方案是宝宝从室外进入房间以后,将汗湿的衣服换掉,汗水擦干,然后再开空调,温度由高至低逐渐调整。

空调设定温度 26℃左右为宜
空调设定温度 26℃左右为宜

温度不可调整太低,一般设置为26℃最佳。

宝宝离开空调房间,最好提前将空调关闭,等室内温度慢慢上升后再出门。

同时也要避免宝宝频繁得出入温差较大的房间,容易造成感冒。


4.避免空调直吹

空调 对着吹
空调 对着吹

爸爸妈妈都知道,空调不能对着宝宝直吹。那究竟怎么样吹才最合适呢?

我们不妨让空调向上吹扫风,这样不仅空调直吹不到宝宝,还可以形成空气对流,促进空气流通。

注意,不仅仅是宝宝,成年人也不应该直接对着吹!


5.注意通风换气

开空调不能替代开窗通风。

人在房间里时间久了会导致空气含氧量降低,空气污浊程度上升,不利于宝宝的生长。

如果您家里的空调没有新风换气功能应该勤开窗通风,增加室内的含氧量。

长时间开空调可能会造成室内湿度降低,空气太干燥也会对宝宝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我们在勤开窗通风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给室内加湿。

开窗换气
开窗换气

6.空调房间穿衣指数

天气较热时很多家长在家里会让宝宝不穿衣服,或者裸露上身,这样是不对的,尤其是在空调房间。

宝宝睡觉 空调房
宝宝睡觉 空调房

最好给宝宝穿可以遮盖肩关节、膝关节的长袖衣服,以免宝宝长时间吹空调造成关节受寒,影响生长发育。


7.睡眠状态下的空调调节

宝宝在睡觉时,应该将空调温度适当调高,并用薄一点的毛巾被盖住,很多宝宝在睡眠时容易出汗,家长切不可将空调温度调整太低,可以适当将被子掀起遮住肚脐。

夜间空调温度应调整稍高,可以使用睡眠模式,或者定时关闭空调。

以上空调的使用方法适合所有人,不单单只是宝宝,只不过宝宝的身体适应比成年人要差一些。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726.html

(0)
上一篇 2019年7月25日 下午4:31
下一篇 2019年7月27日 上午9:16

相关推荐

  • 气血是人体健康之本,耗费气血的事情,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做了

    我的文章多是以通俗的中医健康养生常识为主。没有深奥的理论知识。因为我觉得普及健康养生知识需要接地气,感兴趣的人才会去看,不然理论知识的门槛那么高,除了专业人士,谁会去看。再次强调,我只是普及中医健康养生知识。分享我自己学到的,感悟到的中医健康养生知识而已。 自从坚持写作健康养生知识以来,对于气血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因为写作也是一种学习,将自己学到的又重新总结…

    2019年5月18日 养生误区
  • 热天为什么有人频繁出汗?而有些人再热也不出汗?

    三伏天,有人大汗淋漓,有人微微出汗有人无论天气多热都不出汗,还有的人即使有空调也会出汗那么你知道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体的汗液主要是源于汗腺的分泌,然而人体汗腺分布的位置有许多,汗腺也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 大汗腺的部位就比较容易流汗,比如说人的乳头、腋窝等部位,当身体的这些部位受到了一些刺激之后,汗腺就会非常容易排汗了,在这种情况下…

    2020年8月15日 健康分享
  • 出伏后,常按头颈部,适当多吃这些食物,养肺滋阴,安稳过秋!

    不少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更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其实,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暴发期。 心血管医生介绍,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于是很多人就中风、心梗、甚至猝死了。 出伏后早晚温差大,会导致人体血压压差不稳。如果这时勤按揉头颈部,可以防止血压突增。提示当人血压升高时,只要去点揉或…

    2020年9月1日
  • 食物发霉,切除坏掉的,剩下的还能放心吃吗?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八九十年代那时候还不是很富裕,有些食物放得时间过长导致发霉腐烂,秉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很多人是会把坏掉的部分去掉,继续吃剩下的。我相信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应该有这样的经历。 食物发霉是很常见的一件事。如果长了很多霉,扔了也不会觉得可惜,但如果只是长了一点霉呢? 切掉发霉部分,这样子真的好吗? 食物为什么会发霉? 发霉是一种自然而且正常的现象,导…

    2020年5月2日
  • 炎热夏天,要你多喝水的人才是真爱

    昨天我们说到,中伏 +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已经来到。早上换一身衣服准备出门上班,还没出门已经“湿身”了。稍微一运动就大汗淋漓,身体散热加快,因此夏季补水很重要。 说到这里我们就说说夏季饮水有哪些小常识呢? 1.饮水不要非等到口渴时才喝,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才想到喝水表明已经过晚了些。 有些人连身体发出需要补充水分的信号都不喝水…

    2019年7月24日 养生误区
  • 老年中风 切莫搬动

    原地头身扶正。粗针火烧消毒,刺破十指尖(十宣穴),挤血。静侯自能清醒。 口眼歪斜,刺破耳垂,鲜血出来,眼嘴复位。神清觉复,再去医院调护。 如急救一路颠簸,血管脑路破裂,非死即残,仙丹奈何? 得健康提示您:为人子女,谨记在心,临症救护,以防不测。

    2019年3月21日
  • 手心出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手心出汗如何调理呢?

    进入夏季,天气慢慢热起来。人的身体为了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出汗比如腋下出汗、额头出汗等,这属于正常情况。 但是当你手心出汗,拿出手机通过指纹识别想解锁手机,怎么都解不开,因为指纹区域已经被手上的汗水浸湿后反应不灵敏了。 当你好不容易擦干手上的汗解锁成功,看微信、刷抖音,回复、点赞,这时手机屏幕再次反应不够灵敏了。同样是手上的出汗,让每一次触摸手机屏幕反应都…

    2019年4月26日
  • 三伏天马上要来了,三伏天最损耗阳气请一定要保护阳气

    我个人是比较耐热的,但是三伏天热起来还是让人受不了。 中医认为,三伏天人体阳气生发,是调养身体的重要时期,虽然炎热,但一定不能肆意贪凉,小心身体阳气“溜走”。 为什么三伏天要注意保护阳气? 阳气是人体生命的根基,虽然三伏天阳气最盛,人体的生长发展同样也处于顶峰状态,身体对阳气的消耗也较大,因此要着重保护阳气,而且稍有不慎还可能导致暑湿入体。进入三伏天后“阳盛…

    2021年6月10日 夏季养生
  • 24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

    今天是夏至节气。夏至是24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夏至节气这天,在北半球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因此这一天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在民间有着“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农谚。 从夏至节气这天以后,白天的时间就开始不断缩短了,而夜晚的天气就开始增长了。那夏至是什么意思?意味着夏天到了吗? 对于夏至节气…

    2019年6月21日 夏季养生
  • 健康无小事,这些健康生活顺序的小事你做对了吗

    昨天上午帮朋友搬家,进入三伏天后天气实在特热,为了迅速解渴,朋友给每人都买了一瓶冰水,站在他的角度觉得冰水是最好的降温方法。当他递给另外一个朋友冰水的时候,那位朋友说“谢谢,我养生,不喝冰水!” 我当时就给他点赞,又发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养生的人来说,健康无小事。不管什么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都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这种“健康…

    2019年7月20日 养生误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