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做饭做家务的你,远离疾病,这几个习惯请一定要改掉

在刚谈朋友那段时间我是炒菜做饭样样都来的,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工作任务更重了,所以慢慢也就少了这些家务事。今天要说的就是家务事里的健康。

一说到做家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累,但往往不会觉得是啥困难的事儿。

事实上,一些家务,如洗碗、炒菜、洗衣服等等,看起来挺简单,但里边的学问大得去了。

如果一个不留神,犯那么几个错,日积月累的,真的会影响健康!

今天就来盘点那些容易“惹病上身”的做家务习惯~

1、不刷锅接着炒下一道菜

不少人图省事,在炒完一道菜后,不把锅洗刷干净,接着炒第二、第三道菜。

炒菜

然而,这不仅会影响下一道菜的味道,还会给健康带来隐患。

这是因为,菜大多是含碳有机物,经过加热会转化为强致癌物苯[běn]并[bìng]芘[pí]。

当然,也不是随随便便加热就会出现致癌物。

食物生成为苯并芘的最低温度为350~400摄氏度,而一般置于炉火上的锅底常能达400摄氏度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不刷锅,继续加热,锅里的油脂和食物残渣会很容易转化为苯并芘。

更可怕的是,这样煮出来的菜,苯并芘含量甚至高于直接烧烤的食物,尤其是鱼、肉等富含蛋白质、脂肪的菜肴,其含量更是高得惊人。

建议:别偷懒,炒一道菜,刷一次锅。

2、不见油烟不下锅

很多人都习惯油冒烟再下菜,觉得这样炒出来的菜才更美味。

这可不是啥好习惯!

如果等油冒烟了再下菜,往往已经达到250摄氏度的高温。

这不仅使菜肴中各种营养物质遭受破坏,还会油质发生高温劣变,产生有害的致癌物。

炒菜

建议:在油刚有点冒烟的时候就放菜;或者先往油里扔些葱、蒜,不马上变黄,就说明油温合适。

1、成把搓洗

问大家个问题:洗筷子的时候,你是不是成把筷子的搓洗?

估计很多人都会这么做~

成把搓洗筷子

虽然这看起来很有效率,但同样不利于健康。

咱们用的筷子大部分都是木筷,成把成把搓洗,容易把筷子外边的保护层搓坏,使筷子出现一些裂纹,很容易滋生病菌,甚至产生致癌物——黄曲霉毒素。

建议:筷子最好一根一根洗,记得选择柔软的洗碗布。还好这点我从小就是这样做的,一根一根洗虽然费时,但是这样更健康。

2、洗完筷子后立刻放碗柜

如果你家碗柜有烘干功能,当我没说;如果没有,请接着往下看。

不及时把筷子烘干,直接一股脑放到筷笼,里边湿漉漉的环境成了病菌们繁殖的天堂,而且也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

建议:碗柜没有烘干功能的,等筷子沥干水后再放入碗柜;有烘干功能的,及时烘干。

1、不及时洗

再说一个大部分人都会中招的习惯:吃饱喝足了,把脏碗往水槽一撂,然后去干别的去了,任由它泡到地老天荒~

不及时洗碗

要知道,这么一泡,碗里的细菌可是会蹭蹭涨。

虽说这些细菌不一定会立刻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日积月累的,很可能会造成伤害,尤其是家有老人小孩的,免疫力不高,更容易中招。

建议:吃完就顺手把碗洗了吧,要是懒得洗,就买个洗碗机~

2、洗木碗时使劲刷

这条主要针对使用木碗等木质餐具的朋友。

道理和洗筷子一样,用力搓洗、不烘干就放碗柜,容易滋生病菌,甚至产生黄曲霉菌。

建议:洗木碗时,用柔软的洗碗布清洗;不要浸泡太久;沥干水分或烘干后再放入碗柜。

1、使用过多的洗涤剂

不少人会觉得,洗涤剂越多,洗得越干净。

洗衣服 洗涤剂 洗衣粉

事实上,使用太多洗涤剂,反而容易残留,久而久之,会刺激皮肤,容易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

尤其是洗衣粉,容易残留氨基苯类化合物,影响肝脏功能。

建议:注意看洗涤剂上的用量,洗衣服的时候,按其标准,适量放入洗涤剂。

2、用完洗衣机马上关机门

洗衣机停止工作后,立即关上机门,会导致洗衣机中的水汽难以蒸发,又成了各种细菌和霉菌的天堂。

接着,病菌们会定居在洗衣机里,还会随着水流附着到衣服上,人穿上被污染的衣服,很容易引起皮肤瘙痒、过敏,甚至皮肤炎症。

建议:用完洗衣机,开着机门通风大概30分钟再关上盖子。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1157.html

(1)
上一篇 2019年11月18日 上午8:49
下一篇 2019年11月22日 上午9:28

相关推荐

  • 上医治未病——医术的最高境界,应该从源头入手以预防为主,只治不防,越治越忙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花宝金教授因擅长治肿瘤,患者趋之若鹜,一号难求。然而,花教授却并不开心,他说:“我行医几十年,每天都在拼命看病。结果,病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治越多。作为一名医生,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花教授是一位清醒的医者,他看到了表面“繁荣”背后的隐忧。从医生个人来说,病人越来越多,说明自己医术高、口碑好,患者认可。但是,从整个国家来说,病人越来…

    2019年9月6日
  • 世界无烟日——为了明天请戒烟

    算是蹭热点吧。之所以把世界无烟日安排在今天(5月31日),主要是因为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需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为了祖国明天的花朵请戒烟! 我自己对于吸烟也有贴身体会,当然我自己不抽烟,但是现在越来越反感身边人吸烟。自从有了宝宝,看到前面有抽烟的人,立马跟他保持距离。 迎面走来正在抽烟的人,从擦肩而过的那一刻起,总感觉他身后一路飘过的烟雾都被我吸进去了。…

    2019年5月31日 养生误区
  • 影响你健康的7大体液,他们都起着哪些作用,我们又该如何养护

    水是生命的源泉,成年人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60%-70%,而有7种水对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异常重要。 眼睛干涩、关节僵硬、消化不良,你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但很可能是这些“水”变少了,快来看看如何养护它们吧! 一、关节液:保护膝关节 关节和关节之间存在着一种润滑液,有着润滑的效果,质地和蛋液一样。膝关节滑液由滑膜细胞分泌,能帮助减少关节软骨之间的摩擦,缓解骨头之间的…

    2019年12月13日 养生误区
  • 别被带偏了,走出中医养生的误区

    众所周知,养生的人在吃、喝、运动上,都有不少讲究。但是,很多人被一些道听途说的养生知识所骗,很多人听话只听一半、理解不透彻、或“过分行动”。本来是抱着养生的目的,结果养生不成反伤身,甚至是在主动招病上身。 小心喝出“水中毒”! “多喝水能给身体排毒”,“喝水越多越好”,甚至有些人很极端,一天下来只喝水,都不吃东西。 当人体喝了大量水,肾脏就要将机体内多余的水…

    2020年4月13日 养生误区
  • 为什么我不赞成点外卖?

    首先要说明,我自己也点过外卖,没有说我“从不”点外卖,但是只要有时间我都会走出去觅食。这里我们也不讨论外卖食物是否干净卫生,自有平台来把关。 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体会更加深。 本来现在年轻人,特别是白领、程序猿等办公室一族运动的时间本就不多,如果剥夺了从办公室到“食堂”这一小段走路运动的机会。那你的身体久坐,缺乏运动的机会,只会让自己身体…

    2019年5月11日
  • 说说屁股,屁股上“两团黑”是病吗?还能变白吗?屁股大好生养?

    进入三伏天,经过夏季烈阳的“照拂”,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手臂像分了层一样:上手臂有衣服遮挡的地方较白,下手臂由于太阳的直射而较黑…… 遮阳防晒,是皮肤不变黑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为什么有些部位的皮肤,就算不见阳光,却也可能特别暗沉,甚至黑乎乎的?不相信的话,不妨对着镜子看一下自己的屁股…… 屁股上黑乎乎的,究竟是什么? 天生的 婴儿屁股上的乌青是胎记。很多刚出生的…

    2020年7月25日 养生误区
  • 喝粥可以“养胃”么?关于喝粥养胃你该这样看

    家里的老人总会嘱咐你“多喝粥,能养胃”,“每天早上一碗稀饭,可以治疗胃病。” 那么,喝粥真的能养胃么? 其实,这个问题得分为2个层次来看。 短期看来,“粥”属于流质食物,不需要经过大量咀嚼与胃部蠕动即可快速进入小肠,分解为葡萄糖并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肠胃的负担。一般胃炎患者胃酸分泌不足,喝粥能促进胃酸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还能提升血糖,从这个角度…

    2020年6月23日 养生误区
  • 治口腔溃疡,先辨清虚火还是实火再针对性调理

    最近又口腔溃疡了,太难受了。所以上桌吃饭点菜我就很注意了,没想到一起吃饭的一位朋友也口腔溃疡了。我们就聊了起来。有时候吃降火药没什么效果,这也让他头疼。 我们首先来说说虚火实火的表现症状 虚火表现的症状:经常口腔溃疡,口干口渴,喝多少水都觉得渴。五心烦热(手心两个,脚心两个,心口一个,合称五心),睡觉踢被子,手和脚总是不自觉的伸到被子外面。或失眠烦躁,难以入…

    2019年9月9日 养生误区
  • 睡眠质量不好怎么办?首先检查是否有这些错误的失眠姿势

    昨天是“世界睡眠日”,我们在文章《不是睡不着就是睡不够?“世界睡眠日”专家支招如何睡个好觉》,结合现在疫情期间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做了分享。 天下第一大补就是睡觉,别不信!我们来说说怎么睡才最补! 正是因为好的睡眠至关重要,所以再怎么说都不为过。今天依然来写关于睡眠的文章。 许多人都有失眠的困扰,失眠会导致脱发、体虚、猝死……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可能是你睡前做了…

    2020年3月22日 健康分享
  • 咳嗽分类: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中医认为,有声无痰是咳,有痰无声为嗽,大家可以先阅读文章《医认知咳嗽——有声无痰是咳,有痰无声为嗽》。 因为两者常常同时出现,因此称为“咳嗽”,而咳嗽也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 外感咳嗽 所谓外感咳嗽,通俗来说,就是因为外因引起的咳嗽。当气候突然转变,或者是抵抗力变差时,风、寒、湿、燥、暑、火六种邪气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而肺脏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宣发肃降的功能失…

    2021年12月2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