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到春天就犯困?春困怎么办?

《内经》云:

春气者,病在头,年高气弱,清气不能上升头面,故昏闷尔。

人与自然 太阳

春天对应着阳气升发,阳气上升至脑窍则神清气爽,头脑灵活;阳气不升,则气血、营养物质无法运送至大脑,容易导致大脑缺氧。

脾胃是人体气机上下升降的重要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着气机升降出入的动态平衡。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若这个平衡打破,就会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什么是浊阴?人体产生的不好物质,代谢的垃圾都是“浊”。浊拥堵清窍,则易出现”头重如裹”,使人昏昏入睡。

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木,因此春天正是肝旺之时,肝主疏泄,若疏泄太过,则会克制脾土。所以在春天,脾的功能很容易受到影响。此外,春季气温渐升,北方地区冰雪开始融化,南方地区漫长的回南天来临,外界环境水湿增加,湿邪过胜,脾胃容易被困住,反之,脾胃不运又易生湿。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

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感故也。

脾为湿困,脾运不及,一则不能运化水谷,不能将食物转化为对人体有用的精微物质;二则脾不升清,不能将水谷精微等清阳之气,吸收并上输于心、肺、脑,同时,胃的通降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湿邪等浊阴蒙住清窍。故而人体会出现神疲乏力、容易困倦、嗜睡等“春困”症状。

这三类人容易被春困盯上

长期伏案人群

为什么一到春天就犯困?春困怎么办?

现在上班都用电脑,即使是家中办公,也是电脑、手机不离手,出门就坐车,周末忙着补觉也不爱运动。《医效秘传》有云:

动则生阳,静则生阴。

只有动起来,脾阳才能振奋,一身之气才能运转起来。尤其是春季湿气重,湿在体内或外边,湿性粘滞,不动则湿气难去,体内的湿气淤积多了,脾阳容易被困住,从而无法正常的升清降浊,清窍易被浊阴堵住,导致困倦、嗜睡等“春困”症状,所以春困也称为“湿困”。

喜食生冷食物人群

夏天 冷饮

因为长时间的食用冷菜、冷水、冰淇淋等食物,对我们身体的脾胃、肠道形成了一定的伤害,而脾胃主阳,主要通过其运转来化解人体湿气和水分,常年食用生冷食物就会导致人体内水分、湿气不断淤积,让人体的大便、手脚、食欲等等都出现问题;加上春季雨水增多,内外湿结合,易加重身体疲乏的症状。

经常熬夜人群

熬夜

现在很多都市人都有不到深夜不睡觉的不良习惯,《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拒。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晨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入夜后还在劳作,特别是在23点以后,还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 如工作、上网游戏),费气力地玩耍,是大耗身体库存的阳气的,阳气不足容易被湿邪侵犯,脾不能正常运化,从而出现嗜睡、精力不足、疲倦等症状。

春困怎么办

三个妙招儿,升阳健脾,不做特困生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春困与阳气不足、脾阳虚、湿浊内滞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如何解春困,调动身体阳气、恢复脾土功能是关键。

调整作息,守住阳气

中医提倡“起居有常”的养生原则,人的睡觉要随着季节的变化,春天应“夜卧早起”。阳气的升发和闭藏与睡眠密切相关,清醒时,阳气行于表;睡眠时,阳气行于内。春天适当调整睡眠时间,有利于阳气升发。

树式瑜伽,提升阳气

树式瑜伽

树式瑜伽是常见的瑜伽体式,即将人比喻成大自然中生长的一棵树,扎根在大地,就像脾土不断向人输入养分那样,双手向上伸展,体内阳气也不断向外向上上升。

练习步骤:山式站立,屈右膝,右膝向右侧打开,用右手将右脚掌放在左大腿内侧上端大腿根部,尽量靠近会阴处,脚尖指向正下方。双手经体侧向上举过头顶,双手合十,双肩放松,眼睛平视前方,呼气,右脚落地,放下手臂,换另一侧练习。

饮食调养,健脾养脾

山药

脾不健运,为湿所困,单纯补脾则容易越补越滞,所以应该补中带消,恢复脾土功能。如补脾佳品山药,可健脾补虚,和赤小豆、芡实等利湿之品搭配则可健脾利湿,一补一消。如此,脾气健运,湿气排出,则可清阳升,浊阴降,心清神明。

另外我们还可以配合茶饮来提神,可以参考文章:春季一般适合和什么茶?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138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5日 下午3:47
下一篇 2020年3月6日 下午1:17

相关推荐

  • 脾胃为后天之本,如何通过食疗养生和穴位养生调理小孩脾胃,让孩子的脾胃强壮起来

    孩子吃不好,是脾出了问题; 咳嗽反复,有鼻炎、肺炎,是脾胃虚寒了; 晚上睡觉翻来覆去,孩子脾虚不消化了。 孩子身体不好,为什么一切都是脾胃的问题呢?你真的不是在忽悠我? 相信这也是不少家长共同的疑惑。 一、脾胃虚,并不只是脾和胃的问题 中医说“心主神”遭到了质疑,不是脑控制神志吗? 一个人得了肝病,但中医医师却开了健脾的药,效果还挺好。很多人不理解。其实,中…

    2020年6月18日 养脾胃
  • 24节气第6个节气——谷雨节气,谷雨节气养生

    今天22时45分,将迎来谷雨节气。谷雨节气是24节气中的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正是万物生长的最佳时节! 谷雨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蕴涵“雨生百谷”之意; 谷雨时节,春天将走到尾声,万物将展现出蓬勃生长的姿态; 谷雨时节,柳絮飞落,杜鹃夜啼,樱桃红熟,提醒人们时值暮春,初夏将至;下个节气为立夏。你准备好迎接夏天了吗? 谷雨三候 一候萍始生,浮萍…

    2020年4月19日 春季养生
  • 为什么会形成齿痕舌?如何饮食调理齿痕舌

    什么是齿痕舌? 正常情况下,舌头的形状一般是比较圆润光滑的。但有一种舌像,舌体的边缘不平滑,好像有牙齿咬过的痕迹一样。这种舌头上有齿痕的形状,就叫齿痕舌。 其实关于齿痕舌的的相关介绍也可以查看文章:舌头上有齿痕是什么问题?齿痕舌要如何调理呢?。 齿痕舌反应了身体什么情况? 舌头有齿痕的人,很多都是气虚之人。形成原因大多是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气重,导致舌体…

    2020年2月29日
  • 春季一般适合和什么茶?

    春季喝茶的好处 1、缓解春困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阳气也开始生发,而且在春天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非常容易出现困倦无力的情况,其实说的就是春困。 平时适当的饮用一些茶水,可以起到提升醒脑、缓解春困的好处,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2、降肝火 男女老少都可以喝茶,在春季人体会比较容易上火或肝火旺的现象,喝茶则有助于降低肝火。另外,适当喝茶还具有不错的其他保健作用…

    2020年3月1日 春季养生
  • 各位家长们注意了:孩子吃过饱,伤气血、伤脾肺

    这几天小孩生病了,折腾了快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小孩、大人基本都没有睡好,凌晨哭闹还需要抱起来哄着。 这次小孩生病,让我明白三点: 一是做一名合格的家长真心不容易,现在才刚刚开始,自己就有点紧张,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二是作为家长需要学习的实在太多了,但是首先应该从小孩的健康知识开始,只有对少儿健康知识掌握,心里有底了,遇到小孩身体各种状况才能从容应对…

    2019年7月4日
  • 夏季养生从这几方面入手

    夏季养心——常按穴位,除烦消积 入夏后,气候多湿热,身体容易感觉烦躁疲倦,脾胃及消化系统也容易出现毛病,除了规律作息和饮食调养以外,可以按摩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养生的目的。 如劳宫穴(手握成拳,中指尖所点之处)、后溪穴(握拳,在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五掌骨小头后缘)、间使穴(掌后3寸两筋间,仰掌在腕横纹上3寸)等穴位,经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养心…

    2019年6月4日
  • 小暑节气养生吃什么?给大家推荐几道养生食谱

    上篇文章《24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小暑》 我们只讲到了小暑节气的的含义以及小暑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我本来是提倡食疗养生为自己健康保驾护航,所以今天说说小暑节气养生应该怎么吃?推荐这几种消暑食物给大家 1、黄鳝 青椒炒黄鳝 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最近一段时间鳝鱼最为滋补,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

    2019年7月9日 养脾胃
  • 春天适合吃这8种菜,防病又养生

    春天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季,是生发的季节,之前身体里面各种病症很容易在春季爆发出来,比如反复感冒、肝火旺、口腔溃疡、烂嘴角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也不用太慌!因为在春天里,大家可以吃一些应季蔬菜来预防疾病和提高免疫力,请准备记笔记! “二三月宜食韭”,韭菜又鲜又嫩,最是诱人。 韭菜膳食纤维多,能促进胃肠蠕动,还能把消化道中的残渣包裹起来,随大便排出,所以韭…

    2019年3月16日 春季养生
  • 铭记英雄!缅怀同胞!

    首先请大家铭记疫情中逝去的每一个生命! 铭记英雄!缅怀同胞! 四月已至,疫情仍未结束。以往,清明是出游、祭祖的日子,而今年为避免人员扎推聚集,全国多地陆续发文叫停清明现场祭扫,倡导“云祭扫”,用别样的方式追思故人。 当然疫情过了之后,还是提倡大家多去沐浴沐浴阳光的,因为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季,春季来临时虽然气候在变暖,但是血脉中的阴寒之气仍有潜伏,清明时节踏青,…

    2020年4月4日
  • 胃不好的时候,最好别碰这5种水果,再有营养也不行!

    水果好吃而且营养价值丰富,但是这五种水果,有胃病的人一定要小心吃! 1、番茄 番茄酸性比较高,不适合大量吃,否则会引发很多胃酸、烧心等症状。 如果要吃番茄,最好也不要生吃,用水煮熟后能降低酸性。 2、柿子 在任何季节,柿子都不能多吃,柿子中含有一定数目的单宁,吃柿子时口涩、舌麻就是单宁收敛。单宁有很强收敛作用,在胃内易与胃酸结合,从而凝固成块。 3、山楂 山…

    2021年5月22日 养脾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