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好怎么办?陈抟睡功让你快速入睡

睡眠不好已成为普遍问题,包括我自己在内。之前一段时间深受失眠影响。而且我们之前也写过很多相关的文章:长期睡眠不足,身体将会发生这些变化哪些不好的习惯影响女性睡眠质量

精神萎靡 犯困 哈欠

有的人怎么睡都睡不够,成天没精神,只想随时躺倒的人。这固然让人崩溃,但还有更多的一类人是,晚上到点睡不着,半夜迷迷糊糊睡着了,早上醒来也是昏昏沉沉,整天没精神。

睡眠质量不好怎么办?有没有简单更有效的助眠方法?

还真有!这个方法就是北宋道家学者、养生家,陈抟老祖传来下的“陈抟睡功”。

陈抟睡功,在道家里面也叫“睡神仙”,帮助调节失眠或睡不够那只是初级功效,长期练习,就是最简单有效的养生法,毕竟,睡觉才是人身第一大补呀。

1.陈抟睡功的方法

陈抟睡功的动作并不复杂,就是躺下来,躺在床上随便做一个姿势,怎么舒服怎么躺。这个时候,您先要把呼吸调得很匀。感觉就像在绿波轻漾的湖水里仰泳,躺在水面上。

总之,您要让自己完全放松下来,甚至可以想象一下,感觉水波就在身边轻轻地荡漾,就那样漂在水面上。您要保持呼吸,但是,是停在那儿、停着的那个劲,不要憋气,也不要使劲呼气、出气,找着那种半呼半吸之间的状态。怎么判断呢?您就感觉要是呼吸调整不好,可能一呼一吸就沉下去了。

这时候,你就感觉呼跟吸都是多余的,完全可以把它忘掉。此时此刻,你的身跟心都很轻,很安详,就如佛经里面的一句话所说的,“身心轻安,妙法乐触”,一天的疲劳、心里的纷乱都没了。您每天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调个十分钟、二十分钟,一下子就入睡了,就保持那个姿势,不要管它了。

2.睡功核心是睡心

实际上,睡功的真谛是让我们先睡心,把心给静下来,是先睡心,后睡眼,是要我们把一天繁杂、烦恼的事情给沉淀下来。

睡不着,心理原因一定多于身体原因。比如压力,焦虑,或者互联网时代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内心杂乱纷呈,难以安心,这时候,我们整个身体是紧绷的,不自在的,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但如果我们留心观察,会发现很多人都喜欢皱眉头,眉宇间不是放松的。那当然就睡不着,睡不好。

为什么很多人睡多久都觉得困乏,觉得睡不够?一是错过了最佳睡眠时间,比如我们常说的睡好“子午觉”,也就是子时和午时,子时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午时是中午11点到下午1点,当然,午觉不是要睡两小时,而是在这两小时内最好小憩一会儿。如果在正确的时间段没有深度睡眠,而只是浅睡眠或多梦,那当然睡不够,因为早上本该起床活动,生发阳气的时候,你也起不来。

再有一个原因,说得有点玄,那就是人在睡眠时其实在接收能量,但只有人非常自在,非常安详的状态下,才能接收到能量,这其实也是道家、佛家或是印度瑜伽修行都喜欢静坐冥想的原因之一,都在收摄心神。

而陈抟睡功中的调呼吸,其实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收摄心神的方法,跟禅宗中的观呼吸异曲同工。当你焦躁时,心绪纷乱时,找一个舒服的姿势躺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呼一吸上,思绪跳开时,一旦察觉,马上回到呼吸,慢慢你就会调匀呼吸,放松身心,进入良好的睡眠状态。

睡眠不好的朋友,今晚就试试吧,会有惊喜哦。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0年7月20日 下午7:32
下一篇 2020年7月21日 下午2:37

相关推荐

  • 不同脏腑补气的方法

    在文章《中医所说的气究竞是什么?气与血之间的关系?》中我们分享了气是什么?气与血之间的关系。但是不同脏腑如何补气呢? 补气有补元气、补脾气、补肺气、补心气、补肾气之分。 肺主气,主一身五脏六腑之气;中焦脾胃受纳水谷,脾气健运,气血得以化生,故气虚多与肺、脾二脏相关。 1、补元气 党参、人参、黄芪、山药、白术(共同的功效,就是补气) 发高烧、做手术、生孩子、长…

    2022年1月20日 健康分享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2019 年 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现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随着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进行了修订。 一、病原学特点 新型冠…

    2020年1月31日
  • 养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实对于养生,真的急不来,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因为我们自己的身体一直在变化,我们需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随时做调整。 养生是一种预防。这就像是我们在事业上的积累一样,每一天的小积累、小进步可能感觉不出来,量变引起质变,一直坚持养生,别人都放弃了,你还在坚持,你比别人付出得更持久,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现在做的关于养生的保健,都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健康。 养生需…

    2022年1月21日
  • 中医养生五脏与五味——原来饮食口味偏甜偏咸也有中医讲究

    要说饮食,必然谈到五味:酸、苦、甘、辛、咸。每个人的口味可以说都不相同,有人贪酸,有人嗜甜,有人无辣不欢……这种对口味的偏嗜,很多时候与遗传、地理位置、生活饮食习惯等有关。 中医里的五味与五脏对应: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食之恰当,五味可以养五脏,五味过于偏嗜则会损害五脏。反过来,口味的突然改变也往往是脏腑发出的健康预警。 偏嗜酸味——注意肝…

    2020年6月15日 健康分享
  • 什么是元气,元气不足是什么

    究竟什么是元气? 元气是生命物质系统中最高层次、最根本的气,它与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密切相关。 形象一点来说,“元气”其实类似于汽车里的汽油、手机里的电,“五脏”就是汽车的发动机、手机的主板,如果汽油加满、电量充足的话,汽车和手机就能正常使用。 元气是一个中医的概念,它实际上就是指,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全身机体及各脏器功能健康状态的、综合的生理指标。 元…

    2022年1月22日
  • 中医六淫之湿邪

    “湿”字带三点水,就应该联想到跟水有关。从生活经验来看,“湿”的确是水的一种状态。梅雨季节一层容易返潮,墙面与地面就变得湿漉漉;暑热天从空调房里走出来,眼镜会蒙上一层水雾;打开的饼干,容易受潮变软等等。从这些情景中,我们能真实地体会到,“湿”与水之间的密切联系。 中医的“湿”是指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吗? 在中医理论中,湿又称为湿邪,有外湿…

    2022年1月16日
  • 夜班工作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上夜班的人患心房颤动的风险增加。 这项研究是调查夜班工作与心房颤动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利用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中283657人的信息发现,人们一生中夜班工作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他们患心房颤动的风险越大,但夜班工作不引起中风或心力衰竭风险增加。 此外,研究人员根据已知与该疾病相关的166种遗传变异评估了总体遗传风险显示,遗传风险水平并不影响夜班工作与心房颤动风…

    2021年8月19日
  • 什么是扶阳派?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内经》 扶阳派: 又称火神派,是指以郑钦安为开山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上强调温扶阳气,以擅用附子、姜、桂等辛热药物着称的一个医学流派。其中尤以擅用附子为突出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讲,不擅用附子,就不成其为火神派。 扶阳,喻称”善用热药之良医为一炉火也”,是对擅长应用附子等辛热补火(阳气)药物医家…

    2021年12月28日
  • 体内自有大药,何须外求?这金精玉液不会用岂不是太可惜了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吕祖百字碑》 吕祖,就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中的吕洞宾。“长生酒”是什么呢?指的就是口中的唾。 唾为唾液中较为稠厚的部分,为肾精所化。由舌根处左金津、右玉液二个穴分泌而出,所以唾又可直接称为金津玉液。它功用是滋润口腔,帮助消化,补益肾精。关于唾液的养生文章我们在《药王孙思邈141岁,他的养生十三法,只要你坚持…

    2021年12月11日
  • 热天为什么有人频繁出汗?而有些人再热也不出汗?

    三伏天,有人大汗淋漓,有人微微出汗有人无论天气多热都不出汗,还有的人即使有空调也会出汗那么你知道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体的汗液主要是源于汗腺的分泌,然而人体汗腺分布的位置有许多,汗腺也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 大汗腺的部位就比较容易流汗,比如说人的乳头、腋窝等部位,当身体的这些部位受到了一些刺激之后,汗腺就会非常容易排汗了,在这种情况下…

    2020年8月15日 健康分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