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8日星期日。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正如《礼记》中所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节气至此,白昼阳光尚热,水汽蒸发,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因而得“白露”美名。
夏天阳气会上升到极点,盛极则衰。立秋后,阳气下降,阴气渐渐上升。虽白天阳光尚热,但清晨和夜晚会感到丝丝凉意。
白露之秋,天干物燥
中医认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春主肝,夏主心,长夏主脾,秋主肺,冬主肾。
内经曰:肺者 ,气之本 ,……通于秋气
肺主卫固表,是人体一身的屏障,肺与秋季相应,肺气盛于秋,表现为干燥、肃降能力增强,与夏去秋来的阳消阴长相应,肺卫之气也从夏季多走表逐渐收敛于内,所以,白露后肺卫宣发体表的能力相对夏季会减弱 ,正气虚弱故容易受外邪侵害。
秋季干燥,燥邪易伤津液,正气虚弱,加上津血缺乏,就会表现出口鼻干燥、皮肤干燥、干咳无痰或少痰,气喘胸痛,便秘,出鼻血,咯血或痰中有血等肺燥病。
白露时节,秋燥猛于虎!
白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意思是:白露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地面的水汽结露就开始增多了。
在这个节气,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秋燥”。饮食上要多吃滋润的食物,以润秋燥;起居上,昼夜温差大,秋捂要有度。
白露秋燥猛于虎,宜多吃滋润之物
白露一过,秋风萧瑟,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而肺“喜润而恶燥”,最易受燥邪伤害。
所以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百合、杏仁、燕麦、川贝、山药、银耳、甘蔗、马蹄、白萝卜、雪梨等白色食物,也可以多吃芝麻、蜂蜜、西红柿、乌梅等滋润食物,以益胃、养肺、生津。
还应多喝水,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另外,要少食辛辣之物,因为辛辣之物需要更多的津液来中和,会加剧秋燥。推荐一道美食和一道茶饮:
莲子百合汤
配方:莲子、百合各30g,精瘦肉200g。
做法:莲子、百合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净用水焯一下。莲子、百合、精瘦肉同入锅,加水煲熟,适当放枸杞、精盐调味。
功效:清润肺燥,止咳消炎。尤其适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杞菊银耳陈皮茶
配方:枸杞子15g,野菊花3-5朵,银耳15g,陈皮3g。
做法:每天上午开始,用热水泡,一直喝到下午。
功效:滋阴润肺,祛热清燥。
科学贴秋膘,养身健体不长胖
秋季养收,古人会在这个时候,吃些滋养的食材,借养收之势,为自身储备能量。没有了夏天的耗散,吃进去的食物精华和能量都存储在身体里,丰润了皮脂,壮实了身体,以便更好地度过接下来的寒冬腊月。
但在现代,大部分人常年吃肥甘厚腻,肥胖、三高、胆固醇早已缠身,所以这个节气,就不需要再放纵口腹之欲,而是应该专注于减轻身体负担上。
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些清补的食物,如山药、芋头、小米粥、杏仁等,不给身体造成负担。那些啤酒、烤串、火锅相伴夏天的人们,可以吃点温性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等温暖脾胃,还可以多吃点萝卜、藕、梨等清火滋阴。
白露身不露,秋捂要有度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腿了。“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季还需要增加适时适度的耐寒锻炼,有助于提高冬季抗寒能力。
但是秋冻也要有度,尤其是平常就体虚、容易觉得手脚冰凉的人,早晚温差大就应该及时添衣,否则极易患上感冒等流行性疾病,但也不宜一下子添得太多太快。当然对于体质较强的人,还是不要过早加衣为好。
动静皆养身,笑口要常开
虽然秋天比较适合户外运动,但白露季节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游泳等。
同时也要注重静养,早睡早起,闭目养神,睡前可泡泡脚,有助于祛湿防秋燥,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泡脚水温以40℃为宜,每次泡20~30分钟。泡脚后可涂抹润肤霜,防止脚底干裂。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健身运动——“笑”, 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还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
所以,秋季要多开怀大笑,让人心情舒畅之余,还能强心养肺,何乐而不为。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