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不仅是做菜的配料,用好了还可以保健养生

我们常说“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豆类营养丰富,经常食用有很好的养生功效。

其中有一种豆,它不仅是调料,也是一味药,很多长寿老人都喜欢吃。

豆豉

这种豆就是豆豉,用黄豆或黑豆发酵制成。

豆豉是我国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与豆酱、酱油和腐乳并列为我国四大传统大豆发酵食品,早在汉代就有相关记载。

在古代,豆豉被称为 “幽菽”,也作“嗜”,根据制醅发酵时使用食盐与否,分为咸、淡两种,淡豆豉主要用来入药,而咸豆豉主要用作调味品

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中的制作方法却大有不同。

因为,淡豆豉在炮制的时候不但减少了盐分,还加入了桑叶和青蒿,这样制成的淡豆豉性寒,且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之功效

有历史传闻,公元675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用淡豆豉为洪州(南昌)都督阎某疗愈伤寒,而后也成就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咸豆豉入菜,营养丰富

你知道吗?历史记载,日本的纳豆其实始源于中国的豆豉。经研究,纳豆的抗血栓功效,豆豉同样拥有!

所以,经常吃点咸豆豉,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哦!

1、营养丰富

豆豉经发酵而成,豆子中的卵磷脂、大豆异黄酮等营养成分都被充分保留下来。

在发酵后,大豆内的维生素B12等营养素比发酵前更多。

2、辅助降低血栓风险

豆豉中富含能溶解血栓的溶栓酶,有助于改善大脑血流量,辅助预防脑血栓和老年痴呆症。

3、和胃补肾

黑豆具有补肾的功效,用黑豆制作的黑豆豉同样有补益肾阴的功效,且咸豆豉性温,有和胃功效。

4、消水肿

豆豉可以与排骨、鲫鱼等食材搭配食用,有补肾、利水、利尿的功效。

年龄大的人,血液循环不好,下肢容易肿,适当食用豆豉有消肿的作用。

制作方法

豆豉制作
  1. 将黄豆加水煮5小时,捞出后放入保鲜盒,密封盖好;
  2. 在温暖处放一天,等黄豆发黏拉丝后放在阴凉处晾干;
  3. 加入少许食盐、花椒粉、辣椒粉,撒上一层薄薄的面粉;
  4. 倒入适量老抽,将黄豆腌制三天即可。

药用淡豆豉,解决身体小毛病

相比于咸豆豉,淡豆豉的药用效力更强。它非但是血栓克星,还能平衡调节女性的雌激素,对三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中老年人特别有好处。

豆豉不仅是做菜的配料,用好了还可以保健养生

大家如果对这种药物感兴趣,可以到正规中药店购买

1、和胃、消食

中医认为豆豉有和胃、消食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小儿积食。豆豉发酵后含有酵母菌,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

2、辅助缓解感冒

豆豉还能解表,轻度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都可以用豆豉来缓解。

天冷时气温变化大易感冒,轻度的感冒用淡豆豉和葱白煮水可以缓解。

3、除烦、助眠

豆豉还有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治疗虚烦。一般来说,虚烦会给人带来莫名烦躁感,并使人失眠无法入睡。

1、豆豉和胃方
食材:淡豆豉10克、萝卜15克、陈皮10克。

吃法:煮水喝,一天3次。

2、风寒感冒方
食材:淡豆豉10克、香菜根10克、葱白5克、姜10克。

吃法:煮水喝,一天3次。

3、风热感冒方
食材:淡豆豉10克、萝卜15克、白茅根15克。

吃法:煮水喝,一天3次。

4、降脂饮
食材:淡豆豉10克、生姜5克、陈皮3克。

做法:将所有食材倒入锅中,加300ml左右的水,先浸泡半个小时;烧至开锅后,调小火慢煎10分钟即可。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19日 上午10:56
下一篇 2021年11月24日 上午11:32

相关推荐

  • 脾肾两虚的养生小零食——核桃花生

    脾虚大多是因为脾阳虚,中气不足,导致了一系列的症状出现。比如,脸色萎黄、头晕、容易出汗、气短、吃得少、没力气、腹胀、拉稀。甚至,眼花、看东西不清晰、听力下降 、吃东西也没什么味儿、浮肿,等等…… 其实关于6种脾虚我们之前文章都有介绍,详情请阅读:舌头胖大有齿痕舌,其实是你脾虚了!6种脾虚可这样调理。 肾虚呢,有肾水不足导致的肾阴虚,也有命门火力不足了,导致的…

    2019年9月25日 食疗养生
  • 积食引起的口臭、踢被子导致感冒如何改善,自己在家就能解决

    我们家小孩到3岁半,我才真正理解了她口臭、踢被子甚至导致感冒应该首要解决积食问题。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够影响长个,总是千方百计地给孩子补充营养,粥里面加点鸡丁或肉丝等,还常常给孩子加餐。 比如我们家:小时候总是担心小孩饿着了,只要她吃,从来都拦着。而且看着她喜欢吃,家长都很开心,甚至还给她吃更多。那个时候她的肚子总是圆鼓鼓的,摸起来也是很硬,我们都说她是…

    2022年2月23日
  • 吃货们送福利啦!为你推荐几种秋季当季水果,好吃又健康!

    我们家就有几个吃货,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也开始注重养生了,但是吃货的本性难改,仍然挡不住她吃吃吃,只是由以前的油炸、膨化、重口味食物变成了水果。所以现在我们家基本是水果不断。 梨——清新润肺最佳 为什么第一个给大家推荐梨呢?因为秋季是养肺的季节,肺又对应白色食物。相关文章可以参考: 结合五行来说秋季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按照这5点助你养出好肺 进入秋季寒气渐…

    2019年9月27日 秋季养生
  • 不注意饮食与生活作息让胃很受伤,养胃茶饮帮你预防缓解胃病

    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去医院做胃镜,那个痛苦。不说了,不然吃不下饭了。 身体皮肤上破皮了容易恢复,但是胃一旦受伤了,就不那么容易好,因为他随时都在工作。所以我们尽量有规律的作息,让胃能够适应。 在胃病中最为常见的病症就是胃炎,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们不注意饮食与生活作息,很容易出现胃炎。作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超过80%的病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80%这个…

    2019年8月6日 养脾胃
  • 夏季时令食物,身体健康的保护神——莲子

    最近经常在路上看到有人卖莲蓬,莲蓬是我们小时候最常吃的零食,因为不花钱,自己去摘就行。我本来容易上火,心火旺,所以那时候妈妈经常用莲子心泡水让我喝。 想到莲子也是药食同源的食物,所以专门写一篇关于莲子的文章。 其实之前的文章也有介绍过莲子,但没有专门写,大家可以参考: 中医养胃食谱有三宝, 五脏之火,找准“火源”对症饮茶,亦可事半功倍, 五脏之火不管实火虚火…

    2019年7月14日 养脾胃
  • 每天3杯茶,对血管竟有这么大好处!请记住一天中这些时间喝茶,最养生!

    古话有云: 茶为万病之药 意思是说长期喝茶对健康多有益处。 我们之前也有文章专门介绍过:春季一般适合和什么茶? 一天应喝3杯茶 茶最主要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升清降浊”。升,可清心宁神;降,可下气、助消化、利水通便。 第一杯——早茶 用200毫升沸水泡3克茶叶,适合早饭后8点半到9点半之间饮用,可以起到提神、抗疲劳的作用,是3杯茶中最重要的。 因为能够醒脑提神…

    2020年3月3日 食疗养生
  • 养生角度仔细说说蜂蜜水的两面性

    我们之前有很多文章都讲过蜂蜜的好处: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白露节气如何养生。 蜂蜜,无论是食之养生,还是用之调味,它都是一个药食同源的佳品。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性平,入肺、脾、大肠经,具有滋养、补中、润燥、解毒、止痛等功效。于是,泡一杯蜂蜜水,俨然成了很多人的养生必备。尤其是秋冬季节咳嗽不止的人群,更是对蜂蜜水青睐有加。可以阅读我们之前的文章…

    2019年10月22日 养生误区
  • 秋天干咳、皮肤干还乏力?或是秋燥作祟!这些解秋燥的方法,值得收藏!

    秋天天气燥热,人们容易出现干咳少痰、皮肤干燥、鼻咽敏感、大便不畅等症状。那么,该如何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呢?该如何防秋燥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巧喝茶解秋燥 以茶饮缓解较轻的不适症状或求养生之效,古已有之,缓解秋燥亦是可行。 任何茶饮都有限制,如“咽干咳嗽患者宜饮决明子茶”,以决明子甘苦微寒,合菊花、枸杞可起到散风热、清肝火、平肝阳的作用,但同样因其药性苦…

    2020年9月2日
  • 粳米是什么米?粳米和大米有说明区别,中医夸赞:懂得食用可收获7个好处

    粳[jīng]米也是属于大米,但是粳米是一种煮熟后吃起来既韧又硬的米,而且也是有着养生作用的米。 粳米和大米的区别 1.粳米和大米虽然在稻谷的外观上和种植方法上没有什么区别,但粳米和大米的颗粒色泽却不太一样,粳米要偏蜡白一点。 大家平时吃的大米有很多种,粳米就是其中之一,平时用来煮饭熬粥用的就是它。在我国食用粳米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到现在成为了人们的日常…

    2021年7月6日
  • 善待你的胃,并调养好它,生活才会有滋有味

    最近丈母娘的胃病又犯了,吃饭不香,睡眠质量也不好。这也是年轻时候犯下的“错”。年轻时总觉得咬咬牙就过去了,当时确实过去了,但是这笔账留到现在连本加利一起算就让人痛苦了。所以说你的自己身体犯下的错,迟早是要还的。 现代人都离不开一个“忙”字。由于长期处在急骤紧张的生活,吃不定时或经常一餐当两餐,导致很多人都患有胃病。 胃病不单影响健康与生活质量,面对自己喜欢的…

    2019年9月2日 养脾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