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率谷穴
率谷穴,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别名耳尖。
率骨:率,古指捕鸟的网或带领,用网捕鸟时网是从上罩下,此指胆经的气血在此开始由阳变阴。谷,两山所夹空隙也。
本穴物质为曲鬓穴传来的弱小凉湿水气,吸热上行至本穴后达到了其所能上行的最高点,水湿之气开始吸湿并发生冷降的变化,如捕鸟之网从高处落下一般,故名。
作用功效:收降湿浊。疏风活络、镇惊止痛。
主治病症:偏头痛、耳鸣、呕吐;胃炎等。
按摩手法:分别以两手中指指腹按压在穴位上,按10~15分钟,以患者头痛有明显减轻为度。
2、合谷穴
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别名:虎口穴。
“合谷穴”。“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
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穴”。
主治病症:扁桃体炎、痰阻塞、脱肛以及头面部所有的病症等。
作用功效:疏风解表,通络镇痛,止痛镇静。
按摩疗法:
指压合谷穴。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食指上下捏压6秒钟,然后迅速离开,手指离开时,应保持气已吐尽状态。如此重复10次,扁桃腺疼痛就可渐渐消除。
因手阳明大肠经经过下牙龈,因此下牙疼痛时按合谷5分钟,疼痛会减轻。如果患牙龈炎,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经常按压合谷也有效果。
痔疮发作、便血时,可以按摩或搓揉合谷,也可用指尖、笔芯刺激,以有酸胀感为佳。
3、然谷穴
然谷穴,属足少阴肾经。荥(火)穴。别名:龙渊,谓有水中龙火之象。
然谷。然,燃也。谷,两山所夹空隙也。
本穴物质为肾经涌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性温热,至本穴后水液大量气化水湿,经水如同被燃烧蒸发一般,故名然谷。
主治病症:咽喉肿痛、咳血,消渴、足跗肿痛等。
作用功效:益气固肾,清热利湿。泻热、消胀、宁神。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用力往下按,按下去后马上放松。当大拇指按下去的时候,穴位周围乃至整个腿部的肾经上都会有强烈的酸胀感,但随着手指的放松,酸胀感会马上消退。每次3–5分钟。
4、腹通谷穴
腹通谷,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
腹通谷。腹,指本穴位于腹部。通,通道、通孔也。谷,两山间的凹陷处也。
本穴物质为阴都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而成为地部经水,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故名。
作用功效:清降浊气,健脾除,清降浊气、健脾除湿。。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消化不良等。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对腹通谷穴进行点揉,每次3–5分钟。
5、阳谷穴
阳谷穴,属手太阳小肠经。经(火)穴。
“阳谷穴”。“阳”,阳气也。“谷”,两山所夹空虚之处也。
本穴物质为腕骨穴传来的湿热水气,至本穴后水气进一步吸热气化上行更高的天部层次,本穴如同阳气的生发之谷,故名“阳谷”。
作用功效:生发阳气。清心明目,通经活络、镇惊聪耳。
主治病症:头痛目眩、耳鸣耳聋、腕关节疾患、痔疮等。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指尖掐按阳谷穴3~5分钟。
6、陷谷穴
陷谷穴,属足阳明胃经。输(木)穴。
陷谷。陷,凹陷之处也。谷,山谷也。
本穴物质为冲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故名陷谷。
作用功效:输送胃经气血。
主治病症:肠鸣泄痢、面目浮肿、目赤痛、热病、足背肿痛等。
古代记述:盗汗,热病汗不出,喜噫,咳逆不止。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指尖掐按陷谷穴3~5分钟,
7、阴谷穴
阴谷穴,属足少阴肾经。合(水)穴。
阴谷。阴,阴性水湿也。谷,肉之大会也,两山所夹空隙也。
阴谷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汇合并形成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常本穴物质为筑宾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聚集为水湿云气,水湿云气性寒冷,故名阴谷。
主治病症:遗精、阴囊湿痒、膝痛、尿路感染、尿潴留等。
作用功效:益肾调经、理气止痛。
按摩手法:按摩阴谷穴时一面缓缓吐气,左右同时用力按压阴谷穴6秒钟,至发痛的程度为止。每天耐心按压阴谷穴30次。如此,多汗应可治愈。
8、前谷穴
前谷穴,属手太阳小肠经。荥穴,属水。
前谷。前,与后相对,指本穴气血作用于人体的前面也。谷,两山的中空部位也。
本穴物质少泽穴传来的天部湿热水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散热化雨冷降,所作用的人体部位为胸腹前部,故名。
主治病症:热病无汗、头痛项强、手指麻木等。
作用功效:降浊升清。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前谷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3–5分钟。
9、漏谷穴
漏谷穴,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络。别名:太阴络穴。
漏谷。漏,漏落也。谷,五谷也、细小之物也。
本穴物质由三阴交穴传来,因脾经的湿热之气与肝经及肾经气血物质进行了交换,上行至本穴的气态物质则温度偏低,在本穴的变化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浊重的部分由天部沉降到地部,如细小的谷粒漏落之状,故名。
作用功效:沉降脾经阴浊。沉降脾经阴浊。
主治病症:消化不良、小便不利、脚气;厥气上头癫,足踝肿痛等。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漏谷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3-5分钟。
10、足通谷穴
足通谷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荥(水)穴。
足通谷。通,通道、通行也。谷,肉之大会也,两山中间的空旷之处也。
本穴物质一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寒湿水气,二为至阴穴上传于此的天部湿热水气,二气交会后的运行变化主要是散热缩合冷降,冷降之水循膀胱经回流至阴穴,故名足通谷。
主治病症: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等。
作用功效:清热安神,清头明目。
现今常用于治疗头痛,颈椎病,功能性子宫出血。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足通谷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