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秋天里请务必收好你的“阳气”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素问·生气通天论》

简单来说,阳气足的人生命强盛,而阳气不足的人则容易生病缩短寿命。秋分之后,天气开始变得寒凉,虽中午气温还比较高,但早晨和晚上温差是比较大,较易失去体内阳气,导致寒气侵体,使身体生病。那么在秋季我们该如何“藏好”阳气呢?

就要注意:尽量不要有这些损失阳气的习惯。

1、吃冰凉食物

冷饮

虽然秋季天气凉爽了许多,但有不少人还保留了夏季的饮食习惯,喜欢吃一些冰凉的食物,如冰镇西瓜、冰镇啤酒、冰淇淋、冰饮料等等。
这样不仅容易使得肠胃受寒,导致脾胃虚寒,而且还很容易导致寒气侵体,伤害身体健康,损害体内阳气,导致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建议入秋之后不要再吃冰凉食物,要多吃热粥、热汤、温热的食物来养胃养脾,补充体内阳气,提高身体免疫力。

其实不光秋季,其他任何时候都应该少吃冰冷食物,相关文章请参考:胃最怕这9种生活习惯,经常按这3个穴位帮你来养胃
夏天吃冰淇淋的小朋友让我想到脾胃的禁忌——脾胃忌生冷
进入夏天后,我们的脾脏很受伤

2、暴露身体

女生 露脐装 露肚脐

秋天有不少年轻人喜欢露脚踝、露肚脐、露腰部等等,总之不太注意保暖,只顾着自己的风度了。
露出脚踝,我们的脚踝皮下脂肪少,保暖性不强,且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经络等,这就容易导致寒气从脚踝入体。而露出肚脐、腰部,因为我们大部分内脏在腰部,一旦受凉,不仅容易使得肚子疼痛,而且也很容易使寒气侵体。
因此,建议入秋后不再穿比较暴露自己身体的衣服,要穿厚实点,注意保暖,即便中午气温还是比较高,也不能大意。
这点其实我们之前也有文章提到过:进入秋季寒气渐生早晚温差大,身体这几处千万不能受凉,秋补“三字经”

3、熬夜

熬夜

熬夜很伤身体,并且现在入秋了,晚上气温是比较低,这时候熬夜一旦不注意,很容易导致寒气侵体,损耗阳气,容易导致生病。
一般来说,如果11点之后还没有睡觉,身体会持续的消耗体内阳气,而睡觉则能够促进体内阳气生发。常熬夜,身体难以恢复损失的阳气,加上寒气侵体,后果可想而知。
因此建议入秋之后少熬夜,早点睡觉休息,若短暂的熬夜,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免得生病。

4、吹空调

吹空调、电风扇

过了秋分节气,中午天气还比较热,因此还有不少人吹空调。但是秋季吹空调有个问题,吹着空调过不了多久就会觉得冷,如果不注意关掉,有可能会导致寒气侵体,损耗体内阳气。
因此,建议入秋后少吹空调,以吹风扇来替代吹空调,以免温度快速下降从而导致着凉。

5、早上洗头不吹干

在夏季,很多人喜欢早上洗头,但是到了秋季则不行了,因为秋季早上是比较冷的。
很多人依旧保持了夏季早上洗头的习惯,又懒得吹干头发,往往匆匆忙忙洗个头就去上班了。顶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那么很容易寒气侵体,损耗阳气,很导致头晕、感冒等症状。
因此,入秋之后早上洗头一定要吹干头发再出门。


秋季除了收好阳气,还要靠“养”

秋天是一个变化转换的季节,秋天主“肺”,道家认为,因为阳气下降,人的抵抗能力也随之下降,这时要守护神志,不让阳气外泄,避免外邪的侵入,此时,昼夜温差较大,一天徘徊于不同的季节间,易受风寒,所以特别要保护好“肺”气。

大家都知道,秋天的时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一种肃杀之气,叶子也落了,要跟它相适应,我们人也要平和一些,我们的情致要缓和,因为这个时候有一种肃杀之气,从养生这个角度来说,你适当地收敛,要收敛,但是也不能太过,所以总而言之,秋天一个字叫作养。

早睡早起,顺应阳气收敛

早睡早起

秋季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每天可多睡1小时,缓解秋乏。注意劳逸结合。
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以放置空气净化器,可以放一点净化空气的绿植等。

养肺生津、健脾益胃

养生食谱以润肺生津、健脾益胃为主。
对付秋燥可以选择“朝盐晚蜜”:“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此外,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蜂蜜

为防“燥气”,这个时节的饮食应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以及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山药等以增强体质。还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

“多事之秋”,慢性病及时治疗

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心脑血管病、中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也容易复发,可谓“多事之秋”。尤其对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是至关重要。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100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9月30日 上午11:41
下一篇 2019年10月9日 下午7:56

相关推荐

  •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白露节气如何养生

    2019年9月8日星期日。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正如《礼记》中所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节气至此,白昼阳光尚热,水汽蒸发,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因而得“白露”美名。 夏天阳气会上升到极点,盛极则衰。立秋后…

    2019年9月8日 秋季养生
  • 秋冬应季4大水果,护血管、抗衰老、防便秘

    俗话说:春天吃花、夏天吃叶、秋天吃果、冬天吃根,秋天是水果最丰盛的时节,各种瓜果相聚成熟,果香透体而出,有的浓郁、有的清香……吃对水果可以预防各种疾病,秋天这4种水果很养人。 苹果抗氧化、通便、美容 苹果营养丰富,被称为水果中的“全科医生”,有“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的说法,不仅酸甜可口,营养也比较全面。 1、润肠通便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纤维素,这些…

    2021年10月18日 秋季养生
  • 24节气养生——白露节气养生要点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写白露节气的文章了,大家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白露节气如何养生》。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

    2020年9月7日 秋季养生
  • 板栗——“秋果之王”竟是它!知道的人太少了!每天几粒,腰好腿好血管好!

    事实上,真正的“养生高手”,并不是那些名贵的中草药材或保健品,而是我们身边一些非常普通的食材。比如,秋天的板栗。我们也俗称栗子。我一向都提倡食疗养生。从生活的的方方面面入手注意,才是最健康的养生方法。 我们家有一颗板栗树,每年过十一回老家都会带一些板栗过来。我喜欢生吃,觉得生吃更香。 栗子的维生素B1、B2含量丰富,维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

    2019年10月10日
  • 日常养肺,多做这7件事!养肺润肺需运动锻炼与食疗相结合

    日常养肺,多做这7件事!养肺润肺需运动锻炼与食疗相结合 进入秋冬换季之后有些人会感觉呼吸不畅,鼻子不通。秋冬是肺部疾病的高发季节,除了接受必要的医学治疗,我们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日常养肺方法吧。 1.常笑宣肺: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 2.深呼吸清肺:适度的深呼吸动作有助于清肺。 3.按摩护肺:按迎香穴,…

    2019年11月17日 养肺润肺
  • 善待你的胃,并调养好它,生活才会有滋有味

    最近丈母娘的胃病又犯了,吃饭不香,睡眠质量也不好。这也是年轻时候犯下的“错”。年轻时总觉得咬咬牙就过去了,当时确实过去了,但是这笔账留到现在连本加利一起算就让人痛苦了。所以说你的自己身体犯下的错,迟早是要还的。 现代人都离不开一个“忙”字。由于长期处在急骤紧张的生活,吃不定时或经常一餐当两餐,导致很多人都患有胃病。 胃病不单影响健康与生活质量,面对自己喜欢的…

    2019年9月2日 养脾胃
  • 吃葡萄好处多多,这里有很全的吃葡萄常识,你get到了吗?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这个季节里能吃到的应季水果最多了,比如葡萄。自己年轻的时候总是喜欢吃零食,各种垃圾食品。现在反而更喜欢吃水果了,比如应季的葡萄我就特别喜欢。 吃葡萄有什么好处吗?葡萄该如何保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预防心脑血管病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心脑血管有症…

    2019年9月4日 心血管健康
  • 秋天干咳、皮肤干还乏力?或是秋燥作祟!这些解秋燥的方法,值得收藏!

    秋天天气燥热,人们容易出现干咳少痰、皮肤干燥、鼻咽敏感、大便不畅等症状。那么,该如何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呢?该如何防秋燥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巧喝茶解秋燥 以茶饮缓解较轻的不适症状或求养生之效,古已有之,缓解秋燥亦是可行。 任何茶饮都有限制,如“咽干咳嗽患者宜饮决明子茶”,以决明子甘苦微寒,合菊花、枸杞可起到散风热、清肝火、平肝阳的作用,但同样因其药性苦…

    2020年9月2日
  • 立秋后肺“养不好”,麻烦不少,养肺润肺有妙招

    立秋+三伏,今年的立秋仍然是在闷热中度过的。 不过,虽然天气短期内还会很热,但立秋后的这股热不同于夏天。 除了一早一晚的凉风外,气候的逐渐干燥,也使肺脏变得脆弱。 大量临床数据发现,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是秋季人体最易失守的防线。 肺“养不好”,麻烦不少 肺怕燥——干咳 立秋之后,气候逐渐转为干燥,易耗伤津液,故秋季常见口鼻干燥、干…

    2021年8月8日
  • 立秋过后,养生很关键!吃果不吃瓜,吃蜜不吃辣!

    立秋过后意味着秋天的到来,虽然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但暑热还一时难消,天气依旧火爆,威力不浅,稍有不当,就容易致病。 立秋之后这段时间,天气依然以闷热为主,所谓“秋老虎”说的就是末伏这段时间。这时起,大家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补充水分、保证睡眠,多食用蔬菜瓜果,清热祛暑。 1. 依有高温天 “秋老虎”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2019年8月17日 养脾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