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爸就有胃病,之前我有文章专门介绍过:不注意饮食与生活作息让胃很受伤,养胃茶饮帮你预防缓解胃病。胃病难治愈,基本都是靠养!“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中医健康养生对于各种类似的身体症状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养”可以提前,这就是预防。在身体没有发生状况之前提前开始“养”!
胃是“人体加油站”——它可以储存食物、消化食物,帮助人体摄取营养、能量,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
胃,软到米粥、饮料,硬到锅巴、肉干,统统都可以消化,看似非常强大,但它却害怕9个字……
胃怕“寒”
胃是个喜温的器官,对寒凉的刺激很敏感。
这是因为,胃要想将食物消化成食糜,需要一定的温度,天冷或进食寒凉,会导致胃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完成工作,无形中增加了胃的工作负担。
因此,很多老胃病都是有季节性的,通常在秋冬季节比较高发。天气炎热时,为了降温,很多人喜食凉物,这样也很容易伤胃气。
伤脾胃的因素很多,而寒凉食物是主要危害之一。
今年整个夏天我都在写寒凉食物伤脾胃,请参见文章:
胃怕“撑”
好吃就多吃点,不好吃就少吃点,这是很多人吃饭时的习惯。其实这样是很伤胃的。
胃是消化食物的核心器官,只要有食物进入,就必须分泌胃酸,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而吃得越多、越杂,留越难消化,胃的工作强度也就越大。
久而久之,胃内环境变差,动力减弱;长期如此,胃糜烂、胃溃疡很可能就会报到。
之前我给大家分享了很有意义的视频,可以很形象的看到我们对胃的伤害:
胃怕“晚”
因为工作忙或者是其他因素,很多人都不按时吃饭。饿了也常常会忍着。
其实在饿了的情况下,胃内胃酸、蛋白酶浓度会相对较高,要是没有食物来中和,就易造成黏膜的自我“消化”,导致胃炎或消化性溃疡。
所以,再忙也要三餐按时进食,也可以在两餐之间适当的加餐。
另外口渴了也不要忍,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炎热夏天,要你多喝水的人才是真爱。
胃怕“烫”
胃不仅怕凉,还怕烫。很多人在吃烫食时,只觉得嘴烫或舌头起泡,并不会觉得胃有什么不舒服。
但实际上,胃粘膜很娇嫩,只能耐受40℃的温度,粘膜若是经常被烫伤,会不断增生,时间久了就很容易导致粘膜的异变,从而诱发胃癌。
因此,不管是吃还是喝,还是放温了再进口,温度在37℃左右为宜。
胃怕“生”
在吃一些肉类食物的时候很多人不吃全熟的,这种情况下,特别是一些鱼肉类,会含有大量的寄生虫或者细菌,不经过高温吃进胃里,对胃的伤害可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的是尽量要煮熟来吃,有助于消化吸收,还可以杀菌。
胃怕“快”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为了节约时间,很多人吃饭都是狼吞虎咽,还没咀嚼几下就下咽了。
吃太快首先会让你吃的更多。因为吞咽太快,大脑不能及时发出“饱”的信号,导致吃太多,肠胃负担加重;
再加上胃部的消化液跟不上进食速度,就会导致食物堆积,造成消化不良。
若是食物的体积较大或较硬,则容易产生较强的机械刺激,损伤消化道黏膜,产生慢性炎症,久而久之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发癌变风险。
胃怕“霉”
霉变的食物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一级致癌物——黄曲霉素。
当一个人持续摄取少量黄曲霉毒素时,会引起生长障碍、慢性肝损伤、肝硬化等。此外,仅1mg/kg的剂量,就可以诱发肝癌、骨癌、胃癌等,一次性摄入20mg黄曲霉素直接致成年人死亡。
因此,霉变食物一定要丢了,别怕心疼。特别是老一辈,他们是吃过苦的人,就怕浪费!
胃怕“忍”
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胃病,所以很多人的观念中,胃疼忍忍就过去了。
但其实这样忍着,很容易把小病拖成大病,并且如果在吃了胃药以后,胃疼还不见好,这就要注意了。
建议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胃怕“重”
这里所说的重是指重口味,包括喜食辛辣、荤和腌制品。
虽然辣椒中的辣椒素能促进胃粘膜的修复,对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重辣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让肠胃产生烧灼感,易致胃食管反流和便秘问题;
油腻的食物很难消化,人体会自动分泌出更多的胃酸,因而增加胃部泛酸和肠胃炎的发生机率。
腌制品为了延长保质期往往会加入过量的盐,而食盐的渗透压较高,长期大量食用,也易对胃粘膜直接造成伤害。
三个穴位护胃
1、腹哀穴
腹哀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经常按一按腹哀穴,有利于加速胃肠蠕动,缓解胃肠不适。
腹哀穴位于腹部中线旁开四指、肋骨下缘的位置,触摸肋骨下缘会摸到明显的颗粒感。
把手掌放在两侧肋骨下缘,紧贴皮肤,沿着肋骨的边缘来回摩擦。
2、神阙穴
神阙穴其实就是肚脐,处于我们腹部的中心,有和胃理肠的功效。
右手放在肚脐眼上,顺时针揉30-50下,早晚各做一次。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胃肠急性疼痛时,按足三里待有酸麻胀感后坚持3-5分钟,胃痛便可明显减轻。
关于足三里的介绍其实我们很多文章都有写到:
可见足三里的重要,平时我们就可以多按揉!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