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最怕这9种生活习惯,经常按这3个穴位帮你来养胃

我老爸就有胃病,之前我有文章专门介绍过:不注意饮食与生活作息让胃很受伤,养胃茶饮帮你预防缓解胃病。胃病难治愈,基本都是靠养!“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中医健康养生对于各种类似的身体症状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养”可以提前,这就是预防。在身体没有发生状况之前提前开始“养”!

胃是“人体加油站”——它可以储存食物、消化食物,帮助人体摄取营养、能量,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

胃,软到米粥、饮料,硬到锅巴、肉干,统统都可以消化,看似非常强大,但它却害怕9个字……


胃怕“寒”

胃是个喜温的器官,对寒凉的刺激很敏感。

夏天 冷饮

这是因为,胃要想将食物消化成食糜,需要一定的温度,天冷或进食寒凉,会导致胃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完成工作,无形中增加了胃的工作负担。

因此,很多老胃病都是有季节性的,通常在秋冬季节比较高发。天气炎热时,为了降温,很多人喜食凉物,这样也很容易伤胃气。

伤脾胃的因素很多,而寒凉食物是主要危害之一。

今年整个夏天我都在写寒凉食物伤脾胃,请参见文章:

进入夏天后,我们的脾脏很受伤

夏天吃冰淇淋的小朋友让我想到脾胃的禁忌——脾胃忌生冷


胃怕“撑”

好吃就多吃点,不好吃就少吃点,这是很多人吃饭时的习惯。其实这样是很伤胃的。

吃太饱 吃撑

胃是消化食物的核心器官,只要有食物进入,就必须分泌胃酸,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而吃得越多、越杂,留越难消化,胃的工作强度也就越大。

久而久之,胃内环境变差,动力减弱;长期如此,胃糜烂、胃溃疡很可能就会报到。

之前我给大家分享了很有意义的视频,可以很形象的看到我们对胃的伤害:

重口味动画短片《请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非常有教育意义


胃怕“晚”

因为工作忙或者是其他因素,很多人都不按时吃饭。饿了也常常会忍着。

熬夜

其实在饿了的情况下,胃内胃酸、蛋白酶浓度会相对较高,要是没有食物来中和,就易造成黏膜的自我“消化”,导致胃炎或消化性溃疡。

所以,再忙也要三餐按时进食,也可以在两餐之间适当的加餐。

另外口渴了也不要忍,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炎热夏天,要你多喝水的人才是真爱


胃怕“烫”

胃不仅怕凉,还怕烫。很多人在吃烫食时,只觉得嘴烫或舌头起泡,并不会觉得胃有什么不舒服。

火锅 重口味
火锅 重口味

但实际上,胃粘膜很娇嫩,只能耐受40℃的温度,粘膜若是经常被烫伤,会不断增生,时间久了就很容易导致粘膜的异变,从而诱发胃癌。

因此,不管是吃还是喝,还是放温了再进口,温度在37℃左右为宜。


胃怕“生”

在吃一些肉类食物的时候很多人不吃全熟的,这种情况下,特别是一些鱼肉类,会含有大量的寄生虫或者细菌,不经过高温吃进胃里,对胃的伤害可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的是尽量要煮熟来吃,有助于消化吸收,还可以杀菌。


胃怕“快”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为了节约时间,很多人吃饭都是狼吞虎咽,还没咀嚼几下就下咽了。

吃太快首先会让你吃的更多。因为吞咽太快,大脑不能及时发出“饱”的信号,导致吃太多,肠胃负担加重;

再加上胃部的消化液跟不上进食速度,就会导致食物堆积,造成消化不良。

若是食物的体积较大或较硬,则容易产生较强的机械刺激,损伤消化道黏膜,产生慢性炎症,久而久之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发癌变风险。


胃怕“霉”

霉变的食物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一级致癌物——黄曲霉素。

当一个人持续摄取少量黄曲霉毒素时,会引起生长障碍、慢性肝损伤、肝硬化等。此外,仅1mg/kg的剂量,就可以诱发肝癌、骨癌、胃癌等,一次性摄入20mg黄曲霉素直接致成年人死亡。

因此,霉变食物一定要丢了,别怕心疼。特别是老一辈,他们是吃过苦的人,就怕浪费!


胃怕“忍”

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胃病,所以很多人的观念中,胃疼忍忍就过去了。

但其实这样忍着,很容易把小病拖成大病,并且如果在吃了胃药以后,胃疼还不见好,这就要注意了。

建议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胃怕“重”

这里所说的重是指重口味,包括喜食辛辣、荤和腌制品。

虽然辣椒中的辣椒素能促进胃粘膜的修复,对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重辣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让肠胃产生烧灼感,易致胃食管反流和便秘问题;

油腻的食物很难消化,人体会自动分泌出更多的胃酸,因而增加胃部泛酸和肠胃炎的发生机率。

腌制品为了延长保质期往往会加入过量的盐,而食盐的渗透压较高,长期大量食用,也易对胃粘膜直接造成伤害。

1、腹哀穴

腹哀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经常按一按腹哀穴,有利于加速胃肠蠕动,缓解胃肠不适。

腹哀穴位于腹部中线旁开四指、肋骨下缘的位置,触摸肋骨下缘会摸到明显的颗粒感。

人体穴位图 腹哀穴

把手掌放在两侧肋骨下缘,紧贴皮肤,沿着肋骨的边缘来回摩擦。

2、神阙穴

神阙穴其实就是肚脐,处于我们腹部的中心,有和胃理肠的功效。

人体穴位图 神阙穴

右手放在肚脐眼上,顺时针揉30-50下,早晚各做一次。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胃肠急性疼痛时,按足三里待有酸麻胀感后坚持3-5分钟,胃痛便可明显减轻。

人体穴位图 足三里穴位置

关于足三里的介绍其实我们很多文章都有写到:

藏在人体的健康开关,这些穴位太强大了

人人都应掌握的八把中医救命钥匙

可见足三里的重要,平时我们就可以多按揉!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826.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14日 上午9:04
下一篇 2019年8月16日 上午11:43

相关推荐

  • 有关艾灸需要注意的:不要乱灸“神阙”,泄你的元气!粗艾条和细艾条哪种好?

    这几年艾灸十分风靡,做的人多,真正懂的人却少。艾灸若是做得不得当,更可能造成不良反应,最终还不如晒太阳来得有效。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所有喜爱艾灸的朋友们,正确的艾灸,达到最好的疗效。 神阙穴为什么要慎灸? 从道家的想法来讲,神阙穴不是一个禁灸的穴位,但确实是一个慎灸的穴位。灸神阙一定要慎重! 神阙对命门,为什么命门可以经常灸但神阙不可以呢? 命门虽然是一…

    2020年7月16日
  • 经络不通身体会出现诸多疾病,一个穴位就可以疏通全身气血!

    中医认为经络决定人体健康,一旦经络出现堵塞,人体就会出现诸多疾病。因此想要保持经络通畅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经络堵塞,补什么都没有用! 当然,人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出现很多不舒服的求救信号来求救!各种不通就会出现很多信号来求救!各种不同的信号代表着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和穴位来调理。 1、经络不通的首要感觉:疼痛 痛则不通,通则…

    2020年6月18日 穴位养生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合阳穴

    穴位解析释义 合,会合、会集也。阳,阳热之气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故名。 合阳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合即汇合,阳为阴之对,本经自项而下分成两支,行至委中与本穴则合而下行,故名合阳。 合,指会合。阳,指小腿后、上部。本穴正当小腿后、上部,腓肠肌二头相会合处,故名合阳。 合,会合。阳,指足太阳…

    2022年4月25日
  • 背部经络畅通,背薄一寸百病消退,命延十年!四种背部保养法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瘦在哪儿呢?又有老话说:背薄一寸,命长十年!背部瘦下来,才是千金难买的。 ▲背部不同的区域,对应着不同脏腑的位置。 背厚1公分,人显老3岁!背薄一寸,百病消退,命长十年! 为什么说“背薄一寸,百病消退,命长十年”呢? 1、背部有一道人体生命线 背部最重要的一个部位就是脊椎。而脊椎是人体年轻的第二道生命线,也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因为五脏…

    2020年7月14日 穴位养生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温溜穴

    温溜穴(逆注穴,蛇头穴,池头穴,地头穴,通注穴): 1、温溜:温,温热也,是对穴内气血物质性状的描述。溜,悄悄地走失也。该穴名意指偏历穴传来的天部之气在本穴悄悄地散失。本穴物质由偏历穴传来,为吸热后上升于天之天部的阳热之气。气血行至本穴后,因其所处为天之天部,外部环境对其的升温作用少,气态物质仍保留原来的余热而缓缓地散热蒸发,散失的情形如悄悄地溜走一般,故名…

    2022年1月11日
  • 中医穴位归纳:14个髎穴

    髎,指骨节空隙处髎音寥,骨空处也。——李时珍《奇经八脉考·释音》 1、居髎穴 属足少阳胆经。阳蹻、足少阳之会。 居髎。居,住所、居室也,此为停下之意。髎,孔隙也。本穴物质为维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屯居穴周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居髎。 主治病症:疝气、瘫痪、足痿、等腰腿病证。 作用功效:利湿化气,益肾强健、舒筋活络。 现代常用于治疗腰骶髋及…

    2022年5月19日 穴位养生
  • 人体十二经脉——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图及20个穴位

    手阳明大肠经——肠道健康的卫士 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循行路线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穴),沿食指桡侧缘(二间穴、三间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穴),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穴),沿前臂桡侧(偏历穴、温溜穴、下廉穴、上廉穴、手三里穴),进入肘外侧(曲池穴、肘髎穴),经上臂外铡前边(手五里穴、臂臑穴),上肩,出肩峰…

    2021年12月25日
  • 经外奇穴:二白穴

    穴位解析释义 “二”,指数量。“白”,指白色、明亮的意思。本穴位于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此处肉嫩皮白,一侧有二穴,故名“二白”。 取穴 二白穴属于经外奇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有2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调和气血、缓急止痛。 主治疾病:前臂痛、胸胁痛、痔疮、脱肛、肛裂出血等。 穴位配伍:二白配百会、长强,治脱肛等。二白配长强、…

    2022年6月26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关元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关元穴,脐下关穴元穴也,指气血来源于与关元对应的小腹内部。俞,输也。关元俞名意指小腹内部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小腹内部的湿热水气,所对应的部位为脐下的关元穴,故名关元俞。 关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关指关藏,元即元气,俞即输注,此穴前应关元,善治虚损诸疾,是关藏元阴元阳之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关元俞。 本穴内应关元穴,…

    2022年4月22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三间穴

    二间穴(间谷穴,闻谷穴,周谷穴): 1、三间:三,概数,与二相比稍大。间,间隔、间隙。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所处为比二间穴稍高的空间层次。 本穴物质为二间穴传来的天部清气,其性温热,上行至三间后所处的天部位置较二间穴为高,故名。 2、少谷、小谷:少与老相对、小与大相对,皆言小之意。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少谷、小谷名意皆指本穴物质所处的空间范围较小。 3、大…

    2022年1月10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