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一文中我们提到“脾为后天之本”。那么脾胃虚寒的人有哪些症状呢?
1、脾胃虚寒的人腹部冷痛绵绵,喜温喜按
我们的脾胃就像以前烧饭的柴火灶头,这个灶头一定要是暖的,里面的饭才能蒸熟,脾胃虚寒的人就像一个冷灶头,没有火力,缺少热能,这里面的食物怎么煮得熟呢?
所以脾胃虚寒的人会喜欢吃热乎的东西,天气突然变冷或吃了凉的东西他们就容易胃痛,这时候来一点热的,或者腹部贴暖宝宝就会很舒服,这种痛遇寒则重,得热则轻。
2、脾胃虚寒的人容易腹胀
因为脾阳不足,食物不能及时运化掉,他们就很容易吃一点就饱了,还有腹胀不消化
3、大便不成形,有没消化完的食物
脾胃虚寒会大便不成形,大便清稀,里面会有没有消化完的菜叶子。
这道理就像小电饭锅需要用220V电压来煮饭,而脾胃虚寒的人就相当于只提供了一半的电压来煮饭,饭半生不熟的就盛出来了。
脾胃的阳气不足以把食物的营养都转化掉,匆匆忙忙就排泻出来了
除此之外,脾胃虚寒的女性容易白带清稀量多
4、舌苔白厚
舌头中间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基本上就是脾胃虚寒了。我们之前也专门讲过,通过舌像来判断:舌头上有齿痕是什么问题?齿痕舌要如何调理呢?
5、四肢无力肌肉松弛面色萎黄
我们全身的肌肉,四肢,都要靠脾胃运化的气血,营养物质来濡养。
如果脾胃虚寒气血生化无力,脾失健运,清阳不升,营养自然无法输送至我们的身体的五脏六腑和四肢末端,加上足阳明胃经走脸,脾胃虚寒面色自然会变得萎黄。
所以,不管脾胃虚寒后你是精瘦精瘦还是虚胖虚胖,最后都会四肢无力,肌肉松弛,面色萎黄。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简单判断是否属于脾胃虚寒。而且一定要引起重视。
相关推荐
-
最擅长化解中焦脾胃的湿气的药食同源药材——陈皮
常常被问到,调理身体要怎么入手?我最推荐的还是健脾。 原因是脾虚的朋友,不管吃什么食物身体都没办法吸收,要不然化成湿气淤堵;要不然拉肚子直接就排出去了。 陈皮,最擅长化解中焦脾胃的湿气,陈皮算是健脾届知名度最高的食材之一了。 但相比于小米、山药、红薯这种直接养护脾胃的五谷杂粮,陈皮的健脾更适合体内有湿气,容易气滞的女生。 《本草备要》里说:(陈皮)调中快膈,…
-
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和皮肤的关系
了解一点中医知识的人知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我们讲肾相关的内容更多一些,拿今天就分享一些关于脾的中医养生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如何理解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篇文章先了解一些。 在中医理论当中,脾的功能非常强大,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具有生成气血和运送气血两大功效。所以,健脾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为防病治病储备最大的能量。 此外,…
-
为什么一到春天就犯困?春困怎么办?
《内经》云: 春气者,病在头,年高气弱,清气不能上升头面,故昏闷尔。 春天对应着阳气升发,阳气上升至脑窍则神清气爽,头脑灵活;阳气不升,则气血、营养物质无法运送至大脑,容易导致大脑缺氧。 脾胃是人体气机上下升降的重要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着气机升降出入的动态平衡。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若这个平衡打破,就会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
胃最怕这9种生活习惯,经常按这3个穴位帮你来养胃
我老爸就有胃病,之前我有文章专门介绍过:不注意饮食与生活作息让胃很受伤,养胃茶饮帮你预防缓解胃病。胃病难治愈,基本都是靠养!“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中医健康养生对于各种类似的身体症状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养”可以提前,这就是预防。在身体没有发生状况之前提前开始“养”! 胃是“人体加油站”——它可以储存食物、消化食物,帮助人体摄取营养、能量,胃的好坏直…
-
年纪轻轻牙龈萎缩怎么办?牙龈萎缩我们应该怎么调理呢?
这几年在国内牙科医院火起来了。专业的牙科医院越来越多,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宣传。而且基本都是连锁的品牌,这说明在后面是有资本进入这个行业了。为什么这几年牙科会火爆?因为有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规模还很大。 回到正题来说说我们的牙齿。我们的牙齿就相当于一棵大树,牙周组织相当于树根周围的土壤,一旦有了牙周病,就相当于发生了水土流失,营养流失了,树根周围的土壤都没了,…
-
善待你的胃,并调养好它,生活才会有滋有味
最近丈母娘的胃病又犯了,吃饭不香,睡眠质量也不好。这也是年轻时候犯下的“错”。年轻时总觉得咬咬牙就过去了,当时确实过去了,但是这笔账留到现在连本加利一起算就让人痛苦了。所以说你的自己身体犯下的错,迟早是要还的。 现代人都离不开一个“忙”字。由于长期处在急骤紧张的生活,吃不定时或经常一餐当两餐,导致很多人都患有胃病。 胃病不单影响健康与生活质量,面对自己喜欢的…
-
脾胃不好怎么调理?夏季养脾正当时
为什么要养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健康,气血充足,我们的皮肤会比较光泽,看上去容光焕发,而如果脾胃失常,则会出现呕吐、腹泻、便秘、水肿,面色萎黄或淡白,消瘦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中医很重视脾胃的调养,固有“补肾不如补脾”之说。 为什么选择夏季养脾? 春属木(肝),夏属火(心),长夏属土(脾),秋属金(肺),冬属水(肾)。土生万物,流于四季,合为…
-
长夏多湿热,吃豆胜过吃肉,白扁豆健脾化湿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豆胜过吃肉。”这是因为豆类的营养和保健价值确实高! 在夏秋时节,吃白扁豆正好发挥它健脾化湿的作用。我们在文章《今天开始进入中伏,中伏除病根的最佳时机,中伏疾病预防以及养生注意事项》中就提到四豆汤,就有白扁豆,他们越吃越健康。 正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所言: 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长夏即从…
-
气血到底是不是补出来的?
平时和大家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发现存在一个普遍的误区:多数人认为,气血不足,只要吃点补气血的就能好,比如桂圆红枣枸杞,弄点天天泡水喝….诸如此类,这样真的能补气血么? 气血不足的形成绝非一天两天所致,而是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消耗和伤害造成的,如果仅仅通过喝点滋补茶,就能让气血变得充盈,这也太简单了,世界上将不存在气血不足的问题了。从因果逻辑上讲,这种做法显得不…
-
调理脾胃的方法,运动加食疗养生两不误
我们都知道,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好,吃得再好,身体也吸收不了,反而容易堆积在体内变成垃圾,阻碍气血运行。 关于脾胃的文章,我们也不是讲了一次两次,比如:脾胃虚寒的症状有哪些? 脾胃虚寒饮食上怎么调理?脾胃虚寒吃什么好?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些调理脾胃的好方法,简单易行,又不耗时费力。 调理脾胃——功法篇 1、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