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睡懒觉的7大危害!看完后你还敢继续睡懒觉吗

对于上班族来说,最开心的就是周五了,因为周五都到了,周末还会远吗?马上可以放纵自己了!

之前分享了很多关于睡眠以及睡眠质量的文章:

长期睡眠不足,身体将会发生这些变化

天下第一大补就是睡觉,别不信!我们来说说怎么睡才最补!

都是说睡的时间不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说说睡得多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一到周末,许多上班族都爱睡懒觉,经常一睡就是大半天,起来就开始吃午餐,早餐也省了。

睡懒觉

请问这样昏天暗地的睡懒觉真的对身体好吗?其实不然,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是7小时左右,如果睡的时间过长,不仅消除不了疲劳,反而会影响健康。

1.打乱人体生物钟节律

正常的人体的内分泌及各种脏器的活动,有一定的昼夜规律。这种生物规律调节着人本身的各种生理活动,使人在白天精力充沛,夜里睡眠安稳。

人体生物钟

如果平时生活较规律而到假期睡懒觉,突然改变睡眠习惯会对大脑中负责激素平衡的下丘脑形成激烈冲击,进而导致激素失衡,引发头痛。长时间如此,则会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并且,睡懒觉会错过早餐,会造成饮食紊乱。

2.影响胃肠道功能

一般早饭在7点钟左右,此时晚饭的食物已基本消化完,胃肠会因饥饿而引起收缩。爱睡懒觉的人宁愿肚子饿也不愿早起吃早饭,时间长了,易发生慢性胃炎、溃疡病等,也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还有就是容易形成憋尿的习惯。人一旦进入舒适的环境,就希望一直保持下去,所以宁愿憋尿也不想起来,打破这份舒适。

3.影响肌肉的兴奋性

经过一夜的休息,早晨肌肉较放松。醒后立即起床活动,可使肌肉血液循环加剧,血液供应增加,从而有利于肌肉纤维的增粗。而赖床的人肌肉组织长时间处于松缓状态,肌肉修复差,代谢物未及时排除,起床后会感到腿酸软无力,腰部不适。

4.导致体虚

身体虚 体虚

人活动时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脏排血增加;人休息时心跳、收缩力、排血量下降。如果长时间睡眠,就会破坏心脏休息和运动的规律,心脏一歇再歇,最终使心脏收缩乏力,稍一活动便心慌,只好再躺下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体虚。

5.易患呼吸道疾病

卧室中早晨空气最污浊,即使虚掩窗户还是有部分空气未流通,不洁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埃,对呼吸道抗病能力有影响,那些闭门贪睡的人常感冒、咳嗽、嗓子疼。

6.导致智力下降

经常睡懒觉的人,大脑的睡眠中枢可能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而其他方面的神经中枢由于睡眠太久而受到抑制时间太长,恢复活动功能的速度就会慢慢变慢,从而会感到终日昏昏沉沉、无精打采,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智力下降。

7.容易长胖

爱美的女性朋友最忌讳这点了。

女性 发胖

很多人睡懒觉,一睡就睡到中午了,这个睡眠时间也太长了,人长时间躺着,运动量自然就减少,这样会导致体内的热量无法及时消耗,热量消耗不了就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而且有的人睡到中午起来很饿,就会暴饮暴食,摄入更多的热量,长期下来就更容易长胖了。

1.两手对搓一分钟
手掌快速对搓300次,刺激手掌的经络穴位可通六经、强化内脏、调和阴阳之气。

搓手指
搓手指

2.手指按摩头一分钟
手指由前额深摩头顶至脑后,以每秒2~4次的速度,促进脑部血液回流,使发根得到充分营养,头发黑且光泽。

手指指腹梳头
手指指腹梳头

3.轻揉耳轮一分钟
双手指轻揉左右耳轮至热,舒适为止。有通经散热、保健听力的作用,尤其对耳鸣、目眩、健忘有防治功效。

4.转动眼睛一分钟
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动30次,可提神醒目,有强化眼肌、防治慢性角膜炎、近视眼等功能。

5.收腹提肛一分钟
反复收缩,使肛门上提,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

6.申屈四肢一分钟
仰卧时血流缓慢,血液存留四肢过多,通过伸屈运动,使血液迅速回流,供给心脑系统足够的氧与血。

7.蹬摩脚心一分钟
仰卧以双足跟交替蹬摩脚心,可引导肾脏虚火及上身浊气下降,并能清肝明目,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耳鸣等均有疗效。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85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21日 下午11:09
下一篇 2019年8月23日 上午10:40

相关推荐

  • 耳垂褶皱=冠心病?我想说NO!

    很多人没有仔细观察过自己的耳垂,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现耳垂上有一道褶皱。我们之前文章也提到过《身体有某些疾病,在这里会有显示!》 目前权威书籍中并没有记载耳垂褶皱与冠心病有直接关系,这种说法只是被网络宣传放大了而已。 要想知道耳垂褶皱究竟与冠心病有没有关系,那得从历史查起。 1973年,Sanders T. Frank在NEJM上首次报道了Frank征,认为…

    2021年10月29日
  • 有多少人在以“慈爱”的名义摧毁孩子们的健康

    当今物质生活的提高导致了更多肥胖,不仅是大人,很多小孩也过胖。胖 过量过腻饮食,成为幼儿致病的头号因素。幼儿脾胃弱,饮食过量,荤腥油腻,脾胃无力运化,反受其累。脾胃一弱,正气必虚,百病丛生。 很多家长平时不怎么给孩子吃主食,而是给孩子吃很多的肉。大家有没有想过,主食为什么会被称之为主食?顾名思义,它是我们人最基本的需求,脾胃属土,而所有的五谷都是黄色的,与土…

    2020年2月16日
  • 天下第一大补就是睡觉,别不信!我们来说说怎么睡才最补!

    前两年因为工作的原因必须要熬夜通宵,现在想想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会通宵熬夜,身体健康没了,其他一切都是空。 老子讲“一阴一阳谓之道”。通俗来讲,睡觉是人修养生息、养精蓄锐的过程,是收藏、吸收能量的过程;白天工作、学习则是释放能量的过程。阴阳各半,缺一不可。 人体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有收、放的过程,要想收放自如,那就必须顺应自然规律。 俗话说,一夜好睡,精神…

    2019年7月16日
  • 养生角度仔细说说蜂蜜水的两面性

    我们之前有很多文章都讲过蜂蜜的好处: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白露节气如何养生。 蜂蜜,无论是食之养生,还是用之调味,它都是一个药食同源的佳品。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性平,入肺、脾、大肠经,具有滋养、补中、润燥、解毒、止痛等功效。于是,泡一杯蜂蜜水,俨然成了很多人的养生必备。尤其是秋冬季节咳嗽不止的人群,更是对蜂蜜水青睐有加。可以阅读我们之前的文章…

    2019年10月22日 养生误区
  • 包皮可以不割,但撸不能停?居然是真的?!

    神兽们的暑假开始了,各个家长群里,一年一度的神秘对话也重现江湖 家长A:你娃割了吗?家长B:还没,你家啥时候割?家长A:每个男孩都要割吗?家长B:听说能撸上去,就不用割? 秒懂的家长,隔着屏幕也能会心一笑。 听说,如果能把孩子的包皮撸起来,就不用挨一刀?这是真的吗?且听武汉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军来为大家讲解 1、被“嫌弃”的包皮曾立下“赫赫战功” 每…

    2020年7月9日
  • 别慌!体检报告中出现这些“小毛病”根本不用怕!

    定期体检能让人们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但有时候检查报告上的一些“字眼”却会让不少人心情忐忑。这都是啥意思?需要治疗吗? 事实上,体检报告中有些异常结果,并没有你想象得严重,有些甚至不需要治疗。 “心脏早搏”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无需担心 2021年3月4日,发表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上,由中华医学会等发布的《早搏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指出,几乎90%的健康人群和心脏…

    2021年5月22日
  • 为什么体内寒凉却总是燥热上火?胡乱泻火,毁肾又伤脾!

    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则是用补法。 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特别是在秋冬干燥天气,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口臭便臭出汗,还有肝火旺的人脾气急躁、内热大,久病之人”阴虚火旺”等。 只要是实火,现在中医最常用的各种清热、解毒、降火的药和…

    2021年12月15日
  • 脖子上长了小肉粒是什么原因,长了小肉粒该怎么办?

    是否发现脖子这几年长了好多小肉粒、小斑点,并且脖子和脸部的颜色不一样!特别是经常咽喉肿痛、吸烟、或有呼吸道方面问题的朋友。小肉粒、小斑点不一定影响你的健康,但说明你身体出了问题,也会让你的美丽大打折扣! 脖子上长了小肉粒是怎么回事呢? 脖子常年露在外面,容易受凉,寒则凝,病毒、细菌、毒素侵入人体后,容易堆积在脖子,所以出现了长小疙瘩、长痘、咽喉肿痛等现象。 …

    2021年6月11日
  • 什么是寒湿?寒湿的症状有哪些?

    寒湿过重为万病之源,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 寒湿的症状 体内有寒湿的表现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湿。 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

    2020年3月14日
  • 中医认知咳嗽——有声无痰是咳,有痰无声为嗽

    小小的咳嗽,经常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但很多时候,咳嗽却很“烦人”。但从中医角度看咳嗽,却一点都不简单。 1、咳与嗽之分 最早古书中的“咳嗽”二字是不分家的,比如《黄帝内经》里面只出现了咳字,却没有出现嗽字。因为在《黄帝内经》的成书时期,咳、嗽是没有明确的分割。 但到了宋朝,咳和嗽所代表的病症是有差别的:“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也就是说这个人干咳,吐不出…

    2021年12月2日
微信